第(2/3)页 太美了,如坠仙境! 在她眼里绝美的自然景观,却是靠山吃山的“巨坑里”猎人们的禁地。 大雨会带来积水,而层层落叶一旦遮住了大水坑,人很容易踩空后陷进去。 而且有这些雾气在,遮天蔽日的森林里的视线极差。 野物们也喜欢蜷缩在洞里,轻易不会出来。 一场暴雨,让“巨坑里”的大人小孩都闲了下来。 尤阿爹还在部落里开展了,高腿圆形餐几和带靠背的凳子教学课程。 四大家族几乎三十岁以上的男人们都扎堆来围观,只要坐过高凳子的就没有不愿意学的。 打铁匠们做起木工活儿来,竟然一点都不违和! 女人们下雨天也有下雨天的轻松活计,尤阿娘则带着闺女和两个妾室,开始织起麻布来和做起鞋履来。 “巨坑里”一年有十个月的湿热天气,麻布是全家做衣裳和鞋履的主要原材料,妇女们只要闲下来,不是在搓麻线就是在织麻布。 一条条染过色的和野牛毛差不多粗细的麻线,被缠成一团团。 做鞋履须用粗麻绳编织成厚底,再由细麻绳编织鞋面。 鞋面编制的结构疏朗,中间编织成镂空状,模样与现代的凉鞋比较相似。 男人的鞋履鞋头比较宽,女性鞋履的鞋头圆润而小巧。 像这样款式简单的麻线鞋履,无论男鞋女鞋,手快的三娘一日就能编好一双。 反正全家男女老少穿的麻线鞋,大多都是她织的。 织麻布看起来比起织麻线鞋更简单,她们所用的织布工具,堪称原始。 只用了前后两根横木,卷布轴的一端系于腰间,双足蹬住另一端的经轴,就张紧(使麻线处于张紧状态)麻线来编织。 用自己的腰部和双脚,代替了织布机的支架。 整个织布过程中,所用到的工具只有:骨针、绕线棒、打纬木刀和骨刀。 看着她家阿娘行云流水般的穿梭着麻线,手指翻飞间,三寸长,两尺多宽的麻布还不到半个时辰就出现在眼前。 尤大娘子感叹:手工艺术啊,妥妥的手工艺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