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君子之殇-《秦将》
            
            
            
                
    第(2/3)页
    郦食其神色激动,甄城投降,他对接下来的任务越发有信心起来。
    黑臀等人也叫道:“太好了,一拿下甄城,咱们就可以直接杀向临淄,活捉那齐王老儿!”
    在众将兴奋的声音中。
    赵佗却是看着帐外,目中若有所思。
    ……
    待到第二日一早,太阳升上天空,将光芒抛洒下来,照亮大地。
    秦军列成战阵,立于甄城外,他们将要接受城中齐军的投降。
    而在甄城处,大司马田冲让自己的短兵在城下等候,自己走上甄城的城墙,立在已被秦军巨砲轰的破破烂烂的城头,眺望着城下那一眼望不到头的黑甲大军。
    “秦军之强,非只将领之强,更是军士之强,是国力之强啊。”
    田冲回忆起和赵佗一战的经过,对于自己输的原因越发明晰。
    除了他自己的能力不足外,齐军的质量太差亦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田冲深吸口气,对着城外叫道:“吾乃齐国大司马田冲,还请秦国赵将军一会。”
    城外秦军战阵中。
    赵佗看着城头上那孤零零的人影,听到大司马的邀请声音,微微一叹,正要让御者驱车上前。
    身侧护卫的郦商阻止道:“将军,若是齐人怀卑鄙之心,在城下埋伏弓弩手,欲要诱将军上前进行伏杀,岂不危矣?不如谨慎行事。”
    赵佗一怔,哈哈笑起来,说道:“放心吧,大司马不会这样做的。”
    御者驱车上前,赵佗立在战车上,看着城头的人影越来越近。
    他之所以放心上前,除了相信田冲的品行之外,也是因为自己全身着金属甲胄,纵使城墙下真埋伏有弓弩手,想要突然钻出来,在没有瞄准的情况下将他一击射杀,并不容易。
    更别说,齐人若真敢对他偷袭,不管成没成功,等待齐人的恐怕都将是屠城的下场。
    城中十余万齐人都将为他陪葬,甚至整个齐国,都将被愤怒的秦军撕碎。
    那样的代价,齐人恐怕承担不起。
    大司马不会愚蠢到这样。
    虽然赵佗放心,但郦商还是亲率短兵,持盾跟随,若真遇到危险,好进行掩护。
    战车行至赵佗和田冲皆能看清的距离后停下。
    赵佗看着城头上的田冲。
    大司马四十余岁,方脸短须,戴冠着甲,腰间佩剑,真是一副英武将军的姿态。
    “赵佗见过大司马。”
    赵佗拱手行礼。
    田冲站在城墙上,满脸复杂的看着下方的赵佗。
    此子二十岁,只有他年纪的一半,却是在战场上将他正面击败,是真正的天下名将。
    “赵将军不用多礼,今日是冲向将军投降,安能受将军之礼。”
    田冲按照礼节还礼,又道:“冲冒昧请赵将军前来,是想在开城请降之前,与赵将军说上几句话。”
    赵佗眉一挑,心中有了某些预感。
    “大司马请说。”
    田冲先笑起来,伸手指向他的后方,说道:“我让我的副将从东门出去,好将我的请罪书信递交给大王,还请赵将军勿要截杀,也好让大王知道我田冲之罪。”
    赵佗怔了怔,回道:“大司马开口,赵佗自是答应。出城之人,我不会派人追击。”
    对赵佗来说,甄城之中,他只在乎大司马一人。
    区区副将和几个短兵,走便走了。
    而且有人将甄城投降的消息带回临淄,更能增加齐王建和田假的恐惧,反而有助于秦军接下来的布置。
    田冲颔首,笑道:“有赵将军这话,我就放心了。”
    短暂的沉默。
    赵佗静静等待着。
    田冲暗自轻叹一声,再度开口道:“吾还有一事想请赵将军答应。”
    “大司马请说。”
    “田冲斗胆,请赵将军日后勿要滥杀齐人。”
    赵佗皱眉道:“大司马不相信赵佗?我既然与相夫先生立下约定,只要城中齐人不做乱,自然不会滥施杀戮。”
    田冲摇了摇头,他略微沉默后,说道:“我说的不是甄城,而是临淄,是整个齐地!”
    赵佗抬头,盯着田冲。
    只见这位大司马也看着他,脸上充满哀求之意。
    这不是临阵胁迫,而是一种悲哀的乞求。
    赵佗懂田冲的意思了。
    哪怕他不答应,田冲还是会投降的。
    但赵佗还是应了下来:“我答应大司马,只要齐人不行反抗之举,我赵佗麾下之军,绝不会在齐地行滥杀之事。”
    “赵将军能够答应,真乃冲之幸也。”
    田冲抿嘴一笑,眼中满是复杂。
    他让田儋回临淄,去帮助齐王守城,是被自身的情感所驱动。
    他田冲作为妫姓田氏的子孙,齐国的大司马,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国家沦亡,不希望祖宗社稷覆灭,不论处于何种劣势,他田氏的人都该为祖宗社稷寻找最后一缕生机。
    但从理智上来说,田冲又很清楚赵佗的能力,知道秦军的战斗力是多么的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