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吴夺也没想到,这件“成化斗彩天字罐”,竟然是出自唐英之手的高仿! 这可就不是一般的仿品了! 一代瓷器圣手唐英,他监造的乾隆官窑,往往也被人称之为“唐窑”。 乾隆九年六月十九,督陶官唐英收到了皇宫造办处的一件成窑天字盖罐。 同时还有乾隆皇帝的旨意: “······缺釉天字盖罐一件,着交唐英补釉。如补得,补好送来。如补不得,不必补,仍旧送来······” 这“成窑天字盖罐”,就连乾隆皇帝都小心翼翼。 看这意思:唐英啊,朕知道你水平高,但是要是补不了,也别硬来啊,这东西少一件可就不好再找了! 皇帝都这么紧张,唐英更紧张。 唐英拿着这个缺釉的成化斗彩天字罐研究了好几个月。 最后,还是没补。 但是,皇上交办的差事,他可以说你不能补就不补,你却不能办事不力。 所以,唐英虽然没补,却照着这只成化斗彩天字罐做了三对高仿! 这些东西一并上呈给乾隆的同时,唐英也写了一道奏折: “······天字盖罐系属成窑,迄今年久,火气消退,若将缺釉之处补色,必须入炉复火·······仿照原罐款式大小,造成三对······” 这个奏折比较啰嗦,总之就是这没法补,补了肯定出事儿,但这并不是我水平不行,不信皇上您看,我可以仿照原品,做出三对高仿来,瞅着可以吧? 乾隆皇帝看了奏折,批了一个字:览。 这事儿结束了。 不过,史料上却并没有说这三对、也就是六只唐英高仿的成化斗彩天字罐,分别都到哪里去了。 史料上没说,现实中出现了。 吴夺今天见到的这一只,就是唐英高仿的六只成化斗彩天字罐中的一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