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周士朴道:“钱阁老? 兹事体大,若是一旦税务总府真的大量增员? 朝廷开支必然大涨,去年陛下给官员涨俸禄后? 所有官员的开销已经增加到了400万两? 这件事一定要好好劝住陛下。” 王洽道:“不知道这些政策都是谁给陛下提的,这简直就是祸国殃民之策!” 钱龙锡沉默片刻,只是喝茶,看起来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等喝完茶? 才说道:“陛下现在正在兴致上,他对新政必然寄予厚望,现在去反对,已是无用,今日诸位在朝堂上也看到了。” “那如何是好?” “等新政推行一段时日? 若是无果,吾等在联名奏疏。” 韩爌道:“钱阁老所言甚是。” 第二日? 北京城又热闹起来。 因为大明快报上登载了朝堂新政。 老百姓其实对新政并不感兴趣,毕竟古代的老百姓受教育程度很低? 一般也不参与政治讨论。 大家能糊口饭吃就不错了。 但为什么还会引发热议呢? 因为新政中有三条,直接击穿了北京城舆论防线。 哪三条? 一、凡是乾元堂购买商品? 一律使用银票? 银票在皇家票号兑换。 二、将钱存到皇家票号者? 可享受每年1%的利息收入。 三、今年顺天府的税可以用银票抵税。 担心一般人看不懂,报纸上还详细解说了什么是利息。 例如隔壁老王将1000文钱存到皇家票号,一年之后取出来,利息是10文钱。 本金加利息一共是1010文钱。 最低存款额度是100文起。 这三条一传出来,就引起了轰动。 为什么? 因为普通人能感受到和自己有关,自己触碰得到。 那些什么税务总府衙门,什么农政院,都是庙堂之上的事,对于市井里的小老百姓来说,太遥远了。 它们产生的影响,都是短时间内看不见、摸不着的。 倒是银票这事,和最近大火的乾元堂联系在一起,关乎到大家购买日常生活用品。 大家自然就关注了起来。 有些人一大早就去排队,结果一看乾元堂门口突然竖起了牌子,上面写的“只收银票”,经店里的人介绍,说得去棋盘街的皇家票号兑换银票才能买。 有的人刚吃了早餐,准备去乾元堂,就听人说了此事,看见不少人都往大明门外的前门大街赶,一问才知道现在在乾元堂买东西得用银票了,便也糊里糊涂跟着过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