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不不不,还没有! 接下来怎么办? 几百颗头颅分批开始传首九边! 什么叫做传首九边? 就是把脑袋在九边的军镇示众,给九边将士们,并且公布这些人的罪名。 一般都是为了威震九边。 例如当年熊廷弼被传首九边,就是为了威震各军镇的总督。 但是这一次不是威震九边将士,而是威震九边的后勤文官,是给九边将士们看朝廷对贪污军饷、抚恤金的态度。 是在士兵和朝廷之间,建立一种信任感。 不仅仅对边境起到积极的作用,对大明朝的官员们也起到威慑的作用。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对朝政的改变是巨大的。 用一场政治海啸还形容也不为过。 这大大的削弱了兵部的威信。 从这个时候开始,枢密院才真正开始掌握军政。 这有什么区别吗? 当然有很大的区别! 以前兵部属于行政部门,行政部门里有许多重要的事情,都要廷议决定,而官员也会有廷推、会推等等。 但现在枢密院不属于行政部门,而是军政部门,没有在行政体系里,枢密院的官员有军政体系的任免、晋升规则,不受行政、也就是那些文官的干涉。 仅仅这一点,就大大的减轻了行政文官们对军政的干涉。 此后就不会出现朝堂各部都可以插嘴一句边关军事的想象。 这样做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后方的执行效率大大提高! 如果再要打仗,皇帝只需要召集枢密院、户部、内阁做商议就行。 军事的战略部署主要有枢密院,户部和内阁就是打配合的。 这样一套以专业军政为中心体系一旦竖立起来,必然会逐步加强对各边军镇的辖制。 这还只是崇祯对军政改制的第一步,也可以说才刚刚开始,毕竟九边糜烂,不是一时半会儿就扭转的。 但至少权力中枢先整顿清楚了。 到了十二月下旬的时候,紫禁城里又传出来了声音,正式宣布枢密院全面接管军政,兵部并入枢密院。 以前的兵部现在只是枢密院的一个调集粮食和筹备军备的部门了。 王洽这个兵部尚书算是彻底成了空职。 当然,杀人要诛心,这是张晨的惯用手段,但诛心还不够,还要鞭尸。 也不是他一个人鞭尸,他一个人鞭尸多累,得让大家一起来鞭尸。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