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 策乱(三)-《将明》


    第(2/3)页

    一个学会假装坚强的女子,就已经不再是一个女孩了。

    他现在还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出兵行进的第五天,一行大概三百余骑人马风尘仆仆的到了长安城外,这一队骑兵看起来格外的疲惫,但当看到雄伟的长安城的时候,每个人的眼神都变得明亮起来。

    众骑簇拥着的是一个身穿皮甲的女子,连日的奔波她脸上也带着浓浓的疲倦。可一想到马上就能见到朝思暮想的那个人,她的心里就格外的欢喜也格外的紧张。说起来,这几年没有见面,每一天她都在思念中度过。

    才刚刚送走了李闲的张小狄站在门口等待,当她看到那一队骑兵从官道上冲过来之后忍不住笑了起来。

    “青青姐姐!”

    小狄笑着快步迎上去,站在她身后微笑着看着那骑马而来女子的张仲坚脸色释然,看着那女子,就如看着小狄一样充满了慈祥。

    “小狄!”

    马背上的女子勒住战马,偏腿从战马上跃了下来:“想死我了呢,小狄……你竟然都这么高了,已经追上我了,你生的可真美。”

    欧思青青握着小狄的手由衷的赞美了一句,眼神却忍不住往四周打量。

    “安之哥哥不知道你的行程……军稽处的消息说你要率军返回草原,汇合朵朵姐姐之后才会回来,没想到你竟然这么快就回来了。若是安之哥哥知道你回长安,肯定会等着你的。”

    欧思青青难掩失落的笑了笑,握着小狄的手说道:“确实太心急了些,大军没有出关我就赶了回来。因为临时改变了主意,也来不及和军稽处的人联络就直接赶来长安。本想着给你们一个惊喜的,没想到……”

    欧思青青看了小狄一眼,犹豫了一下问道:“他……出兵了?去了哪儿?”

    “襄阳”

    小狄拉着欧思青青的手一边走一边说道:“那边的战事出了变故,军稽处损失了不少人手,局面有些失控,安之哥哥便亲自率军赶过去了。”

    “他什么时候回来?”

    “年前只怕赶不回来。”

    “啊?”

    欧思青青顿住脚步,有些不可思议的看了小狄一眼,喃喃的重复道:“一直到过年他都赶不回来么?”

    “就算战事顺利,一来一回的时间就要走几个月,年前肯定是赶不回来的。而且襄阳战事似乎并不容易解决,这一战应该会拖上一段日子。”

    “那我不进城了。”

    欧思青青看着小狄认真的说道:“给我一份地图,我要去襄阳。”

    “啊?”

    这次轮到小狄大吃一惊了,她看着欧思青青问道:“可是安之哥哥嘱咐过,若是你到了就在长安等他回来。”

    “我等不急,我很急!”

    欧思青青握紧了小狄的手,一字一句的说道:“思念了几年,在草原上只是想得难受。可到了中原,尤其是到了长安,看不见的难过便越发浓烈了起来,等待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熬的事,我不想再等待了。”

    “地图!”

    张仲坚回身吩咐道:“粮食,水,钱,更换战马,再调五百骑兵……青青,别急,阿爷陪你去!”

    小狄张了张嘴,张仲坚却对她摇了摇头说道:“你不行,你必须留在长安。”

    小狄想了想,然后使劲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阿爷。”

    欧思青青叫了一声,眼角有些湿润。

    “你和小狄一样,都是我闺女!”

    张仲坚大手一挥,然后大声吩咐道:“先去准备热水和饭菜!我们吃完了就走。”

    ……

    ……

    正午的阳光暖暖的让人觉着舒服,襄阳城墙上的梁军守兵三三两两的靠在城墙上坐着休息,享受着难得的平静,他们贪婪的呼吸着空气,贪婪的享受着阳光,贪婪的喝每一口水,贪婪的吃每一口饭。

    因为谁都不知道,下一次厮杀之后自己还会不会活着。

    战争中从来不会有什么仁慈,也从来不会用什么上天的眷顾。每个人都可能会死,或许就在下一秒。

    在战场上仁慈的人,是最有可能变成死人的人。

    虽然连续两日秦王军都没有继续攻城,但城墙上的防备却一点也不敢松懈。李世民的人马已经持续攻打了一个月,双方都疲惫到了极致,但却都还在坚持着。两日没有战事,士兵们越发的觉着活着就是天下间最幸福的事,

    虽然午后的阳光很暖,但大梁皇帝萧铣的心里却一点也不暖。

    穿了一身金甲的萧铣在城墙上来回巡视了一遍,他没有训斥那些靠在城墙上睡着了的士兵,因为他知道这些士兵们有多累有多困,因为他自己也一样,只要坐下来,只怕闭上眼就能睡着。

    就算是没有战事的这两日,他的睡眠每日里也不足两个时辰。

    算起来,这一个多月他都没有睡过一个安稳的觉了。

    襄阳城被围的死死的,他最少派了十几批人冲出去召集援兵,但这十几批人却只有两批冲了出去,到底有没有联络到援军,城中的人根本就无法得知。

    “陛下……看样子今日李世民也不会攻城了,您还是先回宫里休息一会吧,若是有异变,臣立刻就派人进宫告诉陛下。”

    萧铣手下大将周放吾劝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