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惊的目瞪口呆-《唐醉》


    第(2/3)页

    陈易也早早穿戴整齐,身着一身武将的衣甲,带着陈明和陈亮两名随从,参加秋猎仪式。

    大营正中间。搭起了一座高台,高台周围旌旗猎猎。衣甲鲜明的禁军将士已经在台下列队整齐,等待皇后和太子的检阅。武则天今天一身庄重的朝服,尽显皇后的高贵气质,同样穿着高贵的武团儿站在她的身后,目不斜视,即使看到陈易出现在附近,也没瞄过来几眼;李显已经披挂完毕,变成了一个英姿勃发的少年将军,骑在马上,站在台下最前面,他身后是数量不少的朝中大臣,这些大臣也全是行武装扮,准备随着李显,参加一会要进行的狩猎大会。

    每个人都想在狩猎过程中有所收获,得到奖赏,并获得期望的名望。

    唐朝时候其实并没有完全的文臣和武将之划分,许多人提笔能文,上马能战,有出将入相之才者数不胜数,即使是文臣,他们同样能率军出征;而纯粹的武将也不多,大多能领军作战的将领,文采也非常不错,李靖、李勣、裴行俭等就是文武双才的经典写照。

    不只朝中大臣能文善武,连坊间的百姓及仕子,也是如此,书生不会像后面那携代一样,手无束鸡之力,他们都会有些武道技艺,许多人剑术、骑射什么都很不错,历史记载李白仗剑游天涯也是一个活生生的写照,唐代崇文尚武,使的很多人文武之道兼修,整个社会风气也随之积极向上,大唐在诗歌方面的成就后世难以超越,唐代时候汉家铁骑经常奔驰在天山南北,文武全盛的情景,放眼后面那携代,也是完全不能比的。

    纵观历史上所有的朝代,陈易最喜欢的就是唐朝,武周以前被称为初唐的时代,喜欢的原因,就是这个时代被喻为朝气逢勃,奋发向上,大唐的铁骑纵横大漠南北,天山以远,汉人统治之下疆域面积最大。在穿越过来后,他发觉一切并没让他失望,即使有武则天这样一个女人从李家子弟手中夺取了权力也依然喜欢。除了他能从中收获不少外,他喜欢这个时代人的品性,整个社会的风气。朝中只有不同政见者,品行低下的人他还没看到过,与后世时候整个官场中全被那些污七杂八的人充盈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境界。这个时代的人,最大的追求就是名声,名声胜过了一切。

    陈易的思绪在不知觉中游走,不过仪式开始后,武则天的大声讲话将他的思绪拉了回来。“诸位爱卿,文武之道是我大唐立国之本,如今天下未安,四夷未服,我们万不能荒废了武事,耽湎于声乐之中,因此朝廷继续举行秋猎大典,目的就是让诸位爱卿勿望骑射之道”

    “可惜本宫是一介女流之辈,不能和诸爱卿一道挎弓持枪,跃马沙场,也没办法率领众爱卿狩猎不过本宫会在这里看众爱卿如何展露你们的英姿”武则天说着,满面笑容地对侍立在台下的诸位大臣挥挥手,“今日你们要多打一些猎物回来,本宫和太子殿下今天晚上还想和众爱卿分享一道美味的猎物,哈哈哈今日狩猎场上,有上佳表现者,本宫自有重赏各位爱卿,早婿发”

    “诺”台下齐声的应诺声,盖过了远处传来的阵阵松涛声,在齐齐向台上的武则天行礼后,太子李显调转马头,面向群臣及数千禁卫,拔出腰上佩剑,举在头顶,以他那略显稚嫩的声音吼道:“各位爱卿,随孤出发”

    震天的应诺声回应李显的号令,随即李显一马当先,率先往猎场方向驰去。

    如今这个时代,无论是皇室子弟,还是普通人家的儿女,自小都会习一些骑射、剑术、刺杀什么的,总的方面来说原因有几,一则不忘记尚武的祖训,二则也是为了应付府兵的征召。即使像李弘、李贤、李显这样的太子、亲王,他们自小被严格要求说那形业外,还被严格要求学习骑术、箭术、剑术等武术课目,无论是李弘、李贤还是李显,骑术什么的都挺不错的。李显性子表面上看去虽然柔弱,但非常喜欢骑射,还酷爱马球。陈易正是从李显这些平时的习性上推测,这家伙平时乖宝宝一样的表现只是装出来的,目的就是蒙骗自己的老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