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仁孝饶有兴致的阅读碑文,发现名将们的封号特别有意思。 并非什么冗长的谥号与爵位,而是非常简短的两個字。 主角自然是姜子牙,封号为“兵祖”。张良是“谋圣”,孙武是“兵圣”,韩信是“兵仙”,项羽是“武圣”,李靖是“军神”…… 李货在旁边介绍说:“郎君不知,自从这些武碑树立起来以后,他们的故事也流传得很广。民间的戏剧和,也喜欢编造他们的事迹。近几年兴起一种评书,就是讲李靖与红佛女时兴起来的。” “评书”一词,至少在元代就有了。 但真正的兴起,是在宋室南渡之后,最初是用来评说佛教典籍故事,讲一些因果报应、劝人向善之类。 “评书又是何物?”李仁孝好奇问道。 李货解释道:“就是评说历朝人物故事,主要是和戏曲里的故事。现在活字印刷方便得很,纸张的价钱又低了许多,那是写得越来越长。便连朝堂里的相公们,也喜欢。市井百姓很多不识字,说书人就讲给百姓听,这种就叫评书。” 堂堂西夏皇帝李仁孝,至今还没看过,更不知道为何物。 他仔细向李货打听,越听越是好奇,很快就直奔书店。 来到书店一条街,李货讲述道: “开封的书市有两处,一处挨着大相国寺。那里的书铺,原本是大相国寺的寺产,在宋初售卖一些佛经。后来就变成了书市,什么样的书都卖。大明开国的时候,把大相国寺书市充公,剥离出来发卖给民间书商。” “另一处书市便是这里,挨着太学的学舍。国子监和太学以前都在这里,学生相公们要买书看,自然而然就成了书市。还兼卖文房四宝,卖一些作画的颜料。” 李仁孝颇为高兴:“这太学书市,距离我家却也近得很,以后买书走几百步就到了。” 李货把他带进一家书店,直奔类书架:“郎君,这里全是。” 李仁孝一眼就看到一本大部头。 它太显眼了,页数最多最厚,而且还用黄纸封皮。 “这是什么?”李仁孝伸手去拿。 李货连忙喊道:“郎君,这部须用双手请来,它是当今官家少年时所著。” 李仁孝吃了一惊,连忙单手换成双手,恭恭敬敬的取下《西游记》。 最终印刷版的《西游记》,是四年前才上市的,又经过了一次官方大修。 主要修改里面的神仙,比如二郎神不该叫杨戬,一是因为目前还没这个神仙名字,二是因为杨戬是宋徽宗身边的奸恶太监。 类似的神仙非常多,都是南宋、元明时期兴起的,跟如今的神仙有巨大差异。 李货说道:“这本书讲的是唐三藏去西天取经的故事。” “那可要好生读一读。”李仁孝信佛,顿时兴趣更胜。 他却不知道,《西游记》历来不被和尚们所喜,反而是道士把此书当成经典之作。里面一大堆道教术语和道诗,和尚们读起来能是啥反应? 除了赐宅赐田,朱铭还赏赐了一些银元和生活物资,李仁孝当即掏钱买下一部《西游记》。 李仁孝又扫向书架下排,那里有许多小册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