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后记本来没打算写长的,原定三十章内结束,主要是以谢衍为视角,展现一百三十多年后的大明及世界。上一章的内容,是早就确定了的,类似章节时不时就会塞进去。但众口难调,有人说上一章比谈情说爱更好看,也有人说后悔订阅了那一章。不管喜不喜欢,将就着看吧。)洛阳,南郊。 李敏求站在门外,也不敢进去打扰,只好奇的偷偷观察。 屋内,谢衍正趴在显微镜前,李敦实站旁边做助手。就连谢衍的四个男随、两个女仆,也被叫来打下手帮忙。 只听谢衍说道:“甲1,粒径区间小于1.5分长,比表面积……” 李敦实立即拿起小本本,用钢笔帮忙记录数据。 全部记录完毕,谢衍说道:“你也来看一下。” 等谢衍离开显微镜,李敦实连忙喜滋滋凑过去。 魏仁甫打断说:“不必再言。我去老会长家里坐坐,这里就交给你了。我离京的时候,你们也别来送行,抓紧时间做实验抢成果。” 本+内容‘正确*的版本在6/9*书.吧%读!【6*9*S*H*X】 虽然李敦实是妾生子,但那小妾几年前病死。关秀娘的亲儿子又常年不在家,李敦实已经跟亲生的没啥区别。 谢衍笑道:“功课也不能耽误,吃了饭自己去练字。人家黛玉都会一百多字了,你说说自己才学会几个?” “老爷,有人来送信,谢学士的私信!” 这样长度和重量就有了数学联系,而且也变得更加规范好用。 李敏求刚喝两口酒,就有人送信来了,他连忙亲自出去帮忙签收。 众人欲言又止,目送魏仁甫离开。 李敏求点头:“不错,就是那种。敦实读书,向来不上不下,也就中人之姿而已,只一个踏实努力的优点。就连他读太学,都是我托关系送进去做自费生,恐怕这辈子是没希望进士做官了。但跟着谢学士不一样,今后说不定能有一番作为。” 谢衍把信看完,提笔回了一封,让男随王兴明日寄出去。 魏仁甫摆摆手:“我已经想清楚了。我们的时代已过去,你们的时代才刚刚开启。走啰,走啰,我过几日便回苏州。我在洛阳的房产,你以后有空了帮我卖掉,我会留一封售房委托契书给你。” 谢衍其实觉得很别扭,大明的度量衡太扯了。 足以开宗立派。 李敏求说:“谢学士的水泥窑,我今日去看过了,还看了他们做实验。” 一阵呼喊唤回魏仁甫的思绪,他扭头看向自己的学生:“我这一辈子,是否就像一个笑话?” 副总会长吕概说:“不如改革学士制度。” 宝钗瞬间蔫了,嘟着嘴不再说话。 慢慢改还来得及,另一个时空,确定国际单位的时间是乾隆末年。 邮递员都跟李家混熟了,因为谢衍的笔友越来越多,隔三差五就有一两封信寄达。 王兴他父母起这么个名字,不拿来跑腿送信岂不白瞎了?次日,谢衍来到实验场地,把修建水泥窑的工匠叫来:“一号窑,投料的喇叭口再扩大半尺。二号窑……” 有了五台天平,学者们的实验进度猛增。不同组的化学家们,甚至约好了做不同的实验,然后再拿来互相印证。 李敏求低声喊道:“敦实,过来!” 长度和重量之间,缺少一种数学联系!谢衍已经决定了,等自己再取得一些成果,有足够的声望和地位了,就向皇家学会申请改革学术度量衡单位。 “那确实是喜事。”关秀娘说。 看到儿子又跟在谢衍屁股后面,李敏求这才满脸微笑着回家。 “学到东西没有?”李敏求问。 黛玉却喜滋滋端起饭碗,心想郎君又夸我了,今晚我要加倍练字!吃了晚饭,谢衍开始读信。 白天累得够呛,而且沾了一身粉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