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化学大会。 已经足足开了大半天,参加会议的化学家们,还是对谢衍给出的三个定义争吵不休。 因为那三个定义,以目前的科学手段,既无法被证伪,也无法被证实。 它能解释目前的所有化学实验结果,但也仅此而已。 “我认为,谢学士提出的三个定义,可以先作为化学公设来使用。” 一个叫薛嘉问的玫瑰学士说:“在它们被证伪之前,我们可以一直使用,甚至是传授给学生。但是,它们无法被证实,所以不能做为定义!” “我附议!”另一个叫山挺的玫瑰学士说。 “我也附议。” “我支持这三条应该作为公设使用。” “……” 在场的化学家们,一个接一个表态。 谢衍终究太年轻了,即便有再大的学术成果,这些学界前辈心中也隐隐不服。 更何况,现阶段确实不能被证实,他们于公于私都不可能直接承认。 但这玩意儿又确实好用,确实可以拿来解释各种化学实验。所以,他们又必须暂时接受,必须用这三条来指导研究和教学。 因此定性为“化学公设”,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结果。 谢衍微笑不语,知道这些人是什么想法。 定义又不是定理,根本不需要被证明,这一堆人在偷换概念呢。 他们之所以费尽心思咬字眼,把“定义”变成“公设”,无非是想尽可能洗去谢衍的痕迹。 公设这玩意儿吧,如果从字面意思来看,很容易被理解为大家一起设定的。是不是就能减少谢衍的影响力? 谁愿做一个17岁少年的徒子徒孙啊! 但他们再怎么努力,也不过是在掩耳盗铃罢了。 化学会长马昌年,见现场表态的学者已经过半,便问谢衍:“谢学士,你可愿把这三条定义改为公设?” “我无所谓。”谢衍呵呵笑道。 谢衍如此潇洒的反应,倒是让一些学者觉得惭愧。 朱世镕几乎每个月都要跟谢衍通信,此刻站起来仗义执言:“定义需要证明吗?我自己就在论文里,下过不止一次定义,也没见谁站出来反对啊。为何要多此一举改为公设?” 那个叫薛嘉问的化学家,颇为尴尬的咳嗽两声:“定义是个人行为,如果不能获得公认,始终是缺乏说服力的。” 朱世镕冷笑:“你们有那么多心思,不如多用在学术上。” 会长马昌年同样年事已高,这些年早就不管事儿了。他不希望大家吵起来,索性各打五十大板:“既然大家都认同,谢学士提出的这三条,不如就叫做‘驸马三公设’如何?” 此言一出众人绝倒。 只听过在定理前加个人称号的,没听过在公设前加个人称号的。 “驸马”二字加上,背后的小故事若传出去,眼前这些人就成了天大的笑话。不仅是现在的笑话,几百年后依旧是笑话。 薛嘉问连忙改口:“还是叫定义更合适。” “对对对,我也觉得定义更合适。” “没必要改成公设。” “……”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