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珍品鉴赏-《神通抽奖盘》
            
            
            
                
    第(2/3)页
    “‘照夜白’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坐骑,图中‘照夜白’系一木椿上,昂首嘶呜,四蹄腾骧,似欲挣脱缰索。此图用笔简练,线条织细有劲,马身微加渲染,雄骏神态已表现出来。图左上题‘韩干照夜白‘六字,系南唐后主李煜题字。左边上方‘彦远’二字,似为唐代着名美术史家张彦远的题名;左下有宋米芾题名,并盖有‘天生真赏’朱文印。是流传有绪的名迹。”
    “韩干,陕西蓝田人,生活在唐玄宗时代。少时家境清寒,常为酒家送酒。大诗人五维发现他的才能,资助他学画,‘初师曹霸,后自独擅’,遂成为画马名家,玄宗时供奉内廷,玄宗曾令他师事陈闳画马,他说;‘臣自有师,陛下内厩之马,皆臣之师也。’可见他的成就是从现实生活的观察,写生所取得的。”
    刘兴峒介绍的很详细,云飞扬也听得很认真。
    众人欣赏良久之后,华国珠宝玉石协会会长秦文广开始展示它带来的西汉玉带钩。
    “带钩是古人用于束腰、钩挂衣领或钩挂饰物之用,通常由钩首、钩身和钩尾三部分组成。它既是一种实用器,也是一种装饰品。”
    “这件西汉带钩呈扁长条形,长14.6、宽3.5、厚0.9厘米,是由一块整和田玉雕琢而成。局部有褐色沁斑。钩首及钩尾均雕作龙头形,钩身微弧,两侧各高浮雕一螭虎纹。”
    “螭,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蛟龙之属。一侧螭虎的尾巴翻卷到钩面,另一侧螭虎头向钩面,绞丝卷尾。钩体正面阴线浮雕六组勾连云纹,背部有椭圆形钮,偏于一侧,这是随玉料雕琢。”
    “汉代玉带钩,除继承了战国时期纹饰之外,还有所发展和创新,该带钩螭虎装饰即是新的创举,螭虎交相呼应,浑然一体,展示出一种雄浑豪放的艺术风格。”
    这件玉带钩非常完美,大家欣赏良久。
    副会长钱明展示的是一件西汉玉环。
    “此环为和田玉雕琢,质地纯净温润,扁平圆形。直径9.9、孔径5.7、厚0.4厘米。”
    “玉环两面纹饰基本相同,都是运用浅浮雕隐起技法雕刻龙凤穿云。一面内外边缘各饰弦纹一周,内饰龙凤穿于云间。另一面在龙凤之间多雕刻一立兽,侧头、双臂,四肢发达。玉环两面的龙凤均互相缠绕穿于云间,线条柔和流畅,龙飞凤舞,栩栩如生。”
    “古人在制作玉器时,是根据中央孔径的大小把片状圆形玉器分为玉璧、玉瑗、玉环三种。但从考古发掘出土的实物来看,古人对于玉璧的孔径与器体的比例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因此今天人们习惯上把宽边小孔的圆状器统称作璧,而窄边大孔径的称为环。玉环在新石器时期就已出现,纹饰简单古朴,是古人佩挂在胸前或系在衣带上的一种佩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