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干戈玉帛-《两球成名》


    第(3/3)页

    虽然他们中间有不少人跟风骂过台上这个家伙。

    阎事铎坐在尤墨的右手边,王*丹坐在左手边,两人一黑一白很是醒目。

    “一直以来,有关于足协与你的矛盾都客观存在,这一点无须掩饰。”

    话音一落,嗡嗡声迅速响起,记者们议论之余脸现讶色。

    如此坦率地承认双方有矛盾,还能坐在一起聊天谈心?

    该不会聊着聊着打起来吧?

    足协专职副主席,真正意义上的掌门人,能亲自出席新闻发布会就已经让人惊讶无比了,能请到当事人更让人大吃一惊。结果一上来就说这些,会不会把事情搞砸?

    “是的,矛盾来自于所处的世界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当然,也会有利益冲突。”

    尤墨的声音在一片嗡嗡声中响起,不大,却中气十足,很快就压倒了所有声音。

    听清楚他在说什么之后,记者们眼睛瞪的更大,说了半截的话生生收回,耳朵竖起,唯恐错过精彩内容。

    “没错,从96年你决定出国踢球开始,到今年今日刚好四个年头。在此期间,你获得了骄人的成就,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足以证明你当初的选择是对的。”

    阎事铎的大嗓门又亮了起来,话音刚落,尤墨很快接上。像是在发表特殊演讲一般,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让整个会场彻底安静下来。

    “未来充满不可预知,我们连明天会发生什么都没办法预测,更不用说一年以后,两年以后。因此我们必须相信自己的判断,听从自己的内心,在决心的驱使下不断克服困难。”

    “很遗憾,我们的工作没能像你一样沿着既定目标不断前进,反而在诸多问题上徘徊不前,错失了发展良机。”

    “是的,非常可惜。”

    “错过机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把错过机会的责任加诸别人头上。这是我把你请来的主要原因,为了表示歉意,请接受我的道歉。”

    说罢,在一片目瞪口呆中,阎事铎站起身来,一手呈掌,一手握拳,并于胸前,深深鞠了一躬。

    足有五秒,没有抬起身来。

    尤墨显然没有心理准备,一脸错愕。等到站起身来扶住对方胳膊的时候,闪光灯已经亮花人眼了。

    王*丹也站了起来,静静地立在一边,默默地看着两个摆造型的家伙。

    她离的最近,可以清楚地听见尤墨在低声说些什么。

    “会折寿的!”

    她还能看见阎事铎眼角的泪光,以及喃喃低语,不过想听清楚有些困难,只能获得只言片语。

    一股莫名的情绪涌了上来,她忽然没那么好奇了。仿佛一直压抑在心中的愤怒,不甘,焦灼,忽然找到了出口一般,随着血液涌入四肢百骸,整个人都变得充实起来。

    这就是良知的力量吗?

    她感受到了,于是愈发虔诚,很想双手合什拜上一拜。

    她从未有过这种旁若无人的感觉,恍惚之间仿佛亲眼见证了历史。

    和她一样,在场的记者中间,有不少人被类似的念头击中,被一股神圣的感觉包围,以至于按着快门的手有些颤抖。

    好一会,躁动的新闻发布会现场才算安静下来。

    三人各自回座,新闻发布会开始进入正常环节。

    其实双方要表达的东西已经在五秒中表达完毕了,但在场的所有人都觉得不够,还想再听听他们会聊些什么。

    按照惯例,尤墨此时的感受是所有人最关心的。虽然可能是些场面话,但在这种堪称庄严的场合下说出来刚好应景,不会有人怀疑他的真实想法。

    果不其然,第一个被点名的记者站起来之后,用一种入党宣誓般的语气问道:“在您的脸上很少看到惊讶的表情,我可以把刚才那一幕理解成:您被对方的真诚打动了,决定化干戈为玉帛?”

    众目睽睽之下,尤墨摇了摇头,嘴角含笑。

    “真挚的感情是打动人心的最有力武器,如您所愿,我确实很惊讶,也很感动。不过很可惜,我是来大动干戈的,玉帛还是留给后来人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