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拿来作甚-《两球成名》


    第(3/3)页

    “这应该是布局阶段,非常成功,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张笑瑞与尤墨身上,杨辰的作用被无视了!”

    “没错,身前身后都是人,即使能给到脚下,依然需要一对二。这对于一名高中锋来说非常困难,把杨辰换成尤墨怕是也很难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

    “结果谁也没想到,张笑瑞的传球如此精准,杨辰压根不用摆脱对手,背身起跳,头球后蹭就行!”

    “尤墨的高速插上他不是没看到,而是巧妙地打了个时间差,让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如同水稻般渠成!”

    “........不得不说,这是一次大师级的发挥!”

    溢美之词所剩无几的时候,比赛只剩下半小时了,留给甲a明星们证明自己的时间已然不多。

    场边的换人牌再次亮起,两张年轻的脸庞出现在大屏幕上。

    “最后被换上来的两人是李伟峰与商一,年龄稍大些的观众可能记得,这两人同样也是健力宝留学巴西的一员!”

    比赛第60分钟,戚务笙用完了换人名额,两名朱广护的昔日弟子被派上场。

    老实说,看好这两人能入选的很少,尤其是后者,要不是当年在那支少年队夺冠征程中立下汗马功劳,很多人都会怀疑其中是不是有内幕。

    连国安这种球队都打不上主力,凭什么入选这届高手如云的国家队?

    即使不是最终22人大名单,能在如此广受关注的比赛中获得露脸机会,同样是件非常值得商榷的事情!

    “没记错的话,李伟峰应该是第二批去巴西的?”

    “是的,第一批22人在巴西留学两年半之后,于96年4月回国休整。当时除了主动离队的尤墨与卢伟之外,还淘汰了四名选手。为了完成接下来的留学计划,又从国内选拔了七名选手,在巴西度过了剩下两年时间。”

    “失之交臂啊,有点可惜。”

    商一的处境即是如此,在外人看来尚不如年龄更小一些的李伟峰。

    其实国内在留洋名单中早就注意到尤墨的嫡系名单了,于是像李伟峰这种没能搭上顺风车的家伙被人说成“失之交臂”很正常。至于商一这种身为前锋却没有终结能力,踢后腰又发挥不了组织作用的家伙,显然是鸡肋一枚,即使能出去也站不住脚。

    何况在国安也发挥不了多大作用,能入选28人大名单多半是有人念旧情。

    “1:2的比分是双方实力的正常体现,尤墨的两粒进球同样如此。现在距离全场比赛结束还有30分钟,不知道甲a明星们能不能让他把压厢底的绝活展示出来。”

    比赛重新开始之后,双方的节奏稍有变化。

    一球领先的留洋军团开始控制节奏,谨防对手在最后时刻必然发动的反扑。甲a明星队已经成了一支比较彻底的青年队,比分又落后着,自然全攻全守忙的不矣乐乎。

    虽然效果平平。

    能在五大联赛站稳脚跟的家伙,身体条件是起码要求,甚至就连张笑瑞这种身材单薄,体能平平的家伙,都在两年锤炼之后变得的既结实又耐艹。眼前这场比赛的难度只在中等偏上,比赛打到这个时段消耗不大,仅凭一腔热血就想压倒他们,未免有些天真。

    “是的,不过在此之前,扼制住他们的快速反击才是第一要务,不然再进一个的话,比赛将会彻底失去悬念!”

    “尤墨的速度,力量,爆发力,门前嗅觉,射门脚法以及时机的把握上,都超出了防守球员的能力范围,如果不能切断来源,帽子戏法看来是跑不脱了。”

    “没错,张笑瑞在李京羽下场之后担负了大量的组织任务,场上活动范围很大,如果不能把他限制住,胜负天平将会无限偏向留洋军团这边!”

    “新换上场的两名球员对他都有一定的了解,能不能完成这个任务?”

    “位置上看,李伟峰很难有机会直接面对张笑瑞,商一是比较另类的防守型前锋,如果完成不了这个任务,恐怕.......”

    话没说完,意思却明摆着。

    进攻不行也就罢了,防守还派不上用场,拿来作甚?(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