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孟婆-《妖下之恋》


    第(1/3)页

    “所以你的意思是我们要杀鬼诛心?”

    有苏灵说这话的时候自己都表示迷茫,她都不知道从自己嘴里吐出来的这个是什么意思,但想想她就是来这儿拿钱的,要是还要去干这个什么杀鬼诛心的事儿,她可没这个经历。

    然而蒲兴却不是这么想的,在发现了这些鬼怪后面有不同的寓意以后他就恍然明白了其实鬼的意义跟人差不多,若是能将根本的源头解决这种鬼以后都不会产生。

    有苏灵在得知了他的这个想法以后轻呵了一声,“我觉得你就是还活在梦里,想把源头都解决?若是这世上没有了人还有可能,黑暗出恶鬼,人性产生黑暗,而人性自带黑暗,你若是想根除除非就将人都给消灭,所以你觉得可能吗?”

    “为什么人心就一定有黑暗?!!”蒲兴闻队友苏灵的话表示一定意义上的不服气和质疑,所说人性总是有缺陷还有一定道理,但人性自带黑暗,他却不同意。

    “如果不是环境的原因怎么可能会有黑暗?!有多少恶鬼是因为环境才变成这样的!”

    有苏灵听罢轻舞额头,“行,你怎么说都行,看看下面的好吧?”

    只见着有苏灵说罢又从通缉令里飘出了一张画像,又见着下面用隽秀的小隶写道。

    孟婆娘家姓孟,孟婆一生没有嫁人,故而没有夫家姓。

    孟婆的名字已经被所有人的都忘记了,包括她自己。那年代的名儿,男的大都是刚、勇、强、富什么的,女的就顺了花季,杏、莲、梅、桃、春,这样想来,孟婆也就不计较她曾经的名字是什么了。

    孟婆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煲得一手好汤,远近闻名,喝过她的汤的人都纷纷赞不绝口,说这汤敢称天下第一汤。

    名声传远了,连皇帝也要喝孟婆煲得汤了,喝了一次后不过瘾,竟生了要将孟婆留在宫中只为他一人煲汤的念头。孟婆虽没有念过书,但也懂得“伴君如伴虎”“自由可贵”的道理,所以委婉推却不成后,说出宁死不从的话来。

    皇帝一生气,孟婆归了西。据说,孟婆遇害的那天,六月天里雪纷纷扬扬,下到半夜没停。

    且说孟婆到了阴间后,阎王念孟婆一生勤恳、乐于助人,再加之为屈死,又想到阴间每每来了魂魄还阳后大都还记得上辈子的事儿,这样凡间便乱了套,一会儿出个奇人,一会儿来个怪道。

    故派孟婆在奈何桥畔开个店,招牌就用“孟婆汤”,过了桥的人必先喝一碗孟婆的汤方可继续前行。阎王退下所有随从,对孟婆说:此汤是一定要喝的,如若有人没喝,必会造成人间大乱。这罪,可不是一般的轻了。

    孟婆念着阎王错爱,谨遵王讯。阎王又给了孟婆一小包药粉,感概一声,说道:凡人都有几世几辈的轮回,上辈子的恩怨喜悲不能带到下辈子,你把这忘忧粉放到汤里,喝过的人就会忘记从前的一切。孟婆唯唯而诺,退下。

    奈何桥畔生意很好,每日络绎不绝。从桥这边过去的,都是阴差到阳界去抓人或办事。

    从桥那边过来的,都是阳寿已尽,来阴间报道的。在阳间生活过的人都知道孟婆的汤煲得很好也都知道孟婆屈死的事情,虽讶异着孟婆将店搬到了奈何桥畔,却也没有多问,过得桥来坐下歇脚时喝上一碗,然后前行。

    孟婆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每日里煲汤。原料还是最先那一锅里的,往后汤少了添水便是。偶尔人少时,孟婆也会感叹一番,忘记过去究竟是好还是坏,孟婆也不知道,只是这汤孟婆从没自己喝过一口。

    几千年的光阴如水流一般过去,孟婆还是每日里煲汤,闲下里想想几千年前的事儿。毕竟上了年纪,孟婆记性有些差了,虽然谨记阎王的叮嘱,但难免会有疏忽。没有喝孟婆汤的人再投到阳间,便传开人死到阴间必先喝孟婆汤,忘记前世一切的消息。这以后,再有人从奈何桥上来,虽大部分人都自愿喝汤,却也有个别宁死不喝的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