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洗煤的过程中有石头,还有煤泥,煤泥就直接给当地百姓,百姓们拿去打煤坯。 其他离煤矿远的百姓,可以雇一只船,或者雇车,过来装上运回去。 “以继,村子拉煤泥费劲吗?”里长问赵礼。 “拉煤泥有车,打煤坯麻烦,又总担心中炭毒,冬天晚上不敢压炉子。” 赵礼摇摇头,又抱怨煤坯不好烧,没有那个块煤好,可是块煤需要拿钱买,这谁能愿意? 说完他,他看向里长问:“宜长,你村子烧煤坯吗?” “不烧,下丘村用焦炭和好煤块,冬天也不压炉子,关键不冷。 晚上睡觉前烧一次,能够挺到第二天,白天就不怕中炭毒。 其实你可以让煤炭燃烧好一点,咱这都能烧陶瓷呢!就不缺黏土。 你把黏土和煤泥混合起来,混合多少你自己多试几次。 然后……” 里长说着蹲下,找到有湿的煤泥的位置,再那里用手努力给做成个矮圆柱,接着用指头在圆柱上插出来一个个小洞。 “以继你看,如此干了后,一烧,就有空的地方进气,比打出来的煤坯好烧。 不用黏土的话,这样的煤不容易成型,制作的时候,先找出最好的黏土和煤泥的比例。 以后就按照那个来,和好了,拿一个粗点的竹筒,带后面竹节的。 前面锯掉大部分,留着这个煤柱高度,再用细竹棍把后面竹节的地方钻出孔插进去。 对着和好的煤泥一按就是一个,先沾一下水,不然就粘到竹筒里面了。” 里长为赵礼讲实用性技术,很容易做的,都不需要铁。 赵礼脑海中想像一番,点头:“好,我一会儿就找人试,先看多少黏土合适。” 那边的矿工继续运着煤,一个个都戴着用一层层纱布制作的口罩。 以前没有人给矿里的人提供口罩,挖矿的也不知道,同时无人知道这样会得病。 现在所有的矿都要求戴口罩,官方提供,自己洗,可以挡住绝大部分的粉尘。 这种口罩由脱脂纱布制作,层数越多越安全,同时呼吸越费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