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从蓝田县到长安的距离并不远,从早上出发,路上即便慢一点,下午也能到地方。 路上有行人,水上有载客的船只,蓝田县山上的特产,需要运到长安卖。 去的时候顺流,正好用船运过去,回来的时候也花点钱乘船,省了自己走路的辛苦。 挑担子从县里走到长安不划算,早上走,晚上到,累得浑身酸疼,中午还得吃点饼子什么的。 挑担子到河边,花上几文钱,随着灞水漂下去,中午之前就到,省一顿饭。 晚上逆流也会在天黑前到家,或者挑空担子走回来,速度快。 若有人去买东西,空着手,就舍不得那几文钱,自己带上干巴饼,饼里夹点咸菜,天不亮就朝着长安去。 六十里的路,赶到地方才晌午,吃自己带的东西,买完一些东西,看看沉不沉,沉的话坐船,不沉就继续往回走。 朱闻天就看到有人匆匆从队伍旁边超过去,显然要用脚走。 队伍里的人也有用脚走的,他们得在地上负责安全,其他人乘车,轮换着下去走。 朱标拿望远镜看看:“路不错,平坦,想来从以前就开始重视蓝田县,从长安到蓝田县的路总修。 到了现在,百姓已经习惯了走这条路,晚上的星星亮一点,早早起来,一天走一个来回。 二弟,若只是拉少点的货物和人,铁包木头的轨道想是可以,村子带孩子们玩的小火车,一次能拉不少人,速度飞快。” 同样用望远镜看自己封地子民的朱樉突然一愣,扭头瞅里长。 “秦王殿下只长安到蓝田的路?不如用蒸汽机船,何必铺一条轨道? 看看周围的地方,围绕在长安四处,基本上都有河,只要用船,便能来回跑。 殿下是想修一条路到蓝田县,再借后面的山路,把东西运到洛南走洛水。 或者其他地方的货物过来,也走那条路,而不走其他的关隘?” 里长猜出来朱樉的心思,要为自己的封地开出一条好的连到外面的路,而不是非得等黄河有水的时候走水路。 朱樉使劲点头:“对呢!这山行不行?” “殿下,咱沿着山修不行吗?山有落差的,三百四十来丈,百姓自己走路还没问题,大量运输货物能把人累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