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刘惟谦与传旨的太监上船说事情,别处忙着拆房子,没地方。 “给,万岁爷给你的,你自己看。”太监把朱元璋写的信交给刘惟谦。 刘惟谦看漆封,核对好之后烤一烤拆开,里面的话很简单,问他有没有什么需要的,朝廷可以人帮忙。 现在有二十艘蒸汽机船,能够快速在长江上往来,而且十万大军回到应天府,加上俘虏,人手充足。 缺少粮食就给粮食,冬小麦马上要收,去年还积攒了一些,足够应对。 刘惟谦看着眼圈一红,眼泪掉下来,陛下这是要人给人、要粮给粮、要钱给钱。 信的后面又说,不管是否有水灾,到时候为百姓多修几间房。 百姓有了房子方便成亲生娃儿,有了娃儿就有了人口,有了很多间房子就更安心。 “云内史,路上可好行?”刘惟谦看完信,发现压力更大了,陛下什么都给,然后出问题…… 太监叫云奇,西华门内史,按照史料上记载,朱元璋去胡惟庸府上,他提前知道胡惟庸造反,就去拦朱元璋,一着急说不出话了,被打死,死之前还指着胡惟庸府的位置要告诉朱元璋小心。 这次朱元璋派他来的,他办事机灵,手底下有人。 “别的船不好走,春季水大,长江逆流而上,颇为艰难,关键之处必以纤夫为主。 我等船只乃蒸汽机明轮,无惧水流湍急,可飞驰而上。 此番来六艘船,另有中途的九艘,应天府还有五艘,共二十艘,可载物资不少。” 云奇简单说一下长江的水道情况,又挺挺胸,表示船好。 船装的东西多,汤和回来时,一艘船上装着大量的煤炭和水及其他零件。 若是不要轱辘、链轨,从应天府到此地,四千来里,皆是水路,六天即可抵达。 回去就快了,顺流,一个来回十天足够。 如果刘惟谦有需要,船队在大水到来前,可以往返应天府十趟。 关键不一定非得从应天府拿东西,有的粮食从其他的地方暂时调用,等之后再以别处的补充便没问题。 而且朝廷在努力打造新的蒸汽机,很快就能出来一批,说不定一个月后,几百艘蒸汽机明轮在长江上跑。 “我要船,从别处运菜给迁徙走的百姓送去,他们只能上山,山上难以种菜,粮食够吃,至少吃到正常此地水稻收获前一个月没问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