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朱棣赞赏,即便背煤的人腰已经快弯成九十度了。 转而他想起件事情:“冬天也洗煤,刚洗出来的还未结冰,这个时候路上的结冰了,用爬犁拉着走,一次可运许多。” 朱棣觉得冬天比夏天好,百姓背那一麻袋的煤,看着体积不大,得有二百斤。 也有用扁担挑的,脚走在路上一步一个印。 冬季土地冻硬了,再下个雪,这边的水多,路面上结一层冰,才用最简单的爬犁,拽着走,五六百斤很轻松。 “四哥,冬天打煤坯麻烦,不容易干,手又疼,放在那里的等着升华,要很多天才能烧。” 朱橚说话的时候搓搓手,手心搓手背,冬天用手打煤坯,比直接放在冰水里还难受。 “冬天先利用这个便利运到地方储存起来,夏天再打煤坯,为什么不在秋天的时候把煤坯准备好?非等着冬天用手拍?”铃儿出声。 “好的铃儿姐,咱发现你说话总是那么有道理。” 朱橚倒是没什么生无可恋的样子,因为习惯了,铃儿姐有学问,已经跟着学不少了。 “女真人有爬犁,马拉的与鹿拉的,冬天鹿的最好,一般人却无法拥有,将来咱们也需要鹿,这河流毕竟有断的地方,凡所断之处,必然是源头高山。” 里长把话题转回来,既然说爬犁了,自然要把爬犁用上。 耐寒的牲口最合适,马耐寒,这里的麋鹿也耐寒,憨憨说还可以用狗来拉,那得是什么狗呢? 听憨憨说,西北的地方有长毛的大狗,比较笨,但养好了因为体型大,也很凶。 那里的一些跟中原不同的僧人会养,其他的则是奴隶主,对,就是奴隶主,与女真人一样。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