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赵家人-《装绅弄鬼》


    第(2/3)页

    我们看了司马迁的这一段记载,便可知道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在他心理上有普通人贪生怕死的潜意识,武帝晚年,更加酷好神仙方士之术,并不亚于秦始皇的作风。他在元光二年初祠五畴,尊方士李少君为文成将军,祠奉灶谷道,以从少君所言,“封禅”以祠天帝。后来少君得病而死,武帝犹信其为尸解仙化去而未死,因此影响燕、齐之间,迂怪诞妄之士便多来言神仙之事。

    又有齐人少翁以鬼神方见上,汉武帝便拜少翁为文成将军,赏赐甚多,以客礼礼之,又为他的建议,大建宫殿以祠神,“居岁余,其方益衰,神不至。乃以帛书以饭牛,佯不知,言曰:此牛腹中有奇。杀视得书,书言甚怪。天子识其手书。问其人,果是伪书。于是诛文成将军。

    后来汉武帝因乐成侯的推荐,又结识了方士栾大。栾大此人,胶东宫人,故尝与文成将军同师……汉武帝既诛文成,后悔其方不尽。及见栾大,此人相貌堂堂,为人长美,言多方略而敢为大言,处之不疑。这个吹牛大王大言炎炎:臣常往来海中,见安期,羡门之属,顾以臣为贱,不信臣。又以为康王诸侯耳,不足与方。臣数言康王,康王又不用臣。臣之师曰:黄金可成,而河决可塞,不死之药可得,仙人可致也。然臣恐效文成,则方士皆奄口,恶敢言方哉!

    汉武帝居然也赔不是:文成食马肝死耳,子诚能修其方,我何爱乎?

    栾大说:臣师非有求人,人者求之。陛下必欲致之,则贵其使者,令有亲属,以客礼待之,勿卑,使各佩其信印,乃可使通言神人。神人尚肯邪?不邪?致尊其使,然后可致也。这是役使鬼神的法子,大概是古代版魔术。

    于是,汉武帝使验小方,斗棋,棋自相触击。是时,上方忧河决而黄金不就,乃拜大为五利将军。居月余,得四印;佩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印……其以二千户封地士将军。封为乐通侯,赐列侯甲第,憧千人,乘斥车马,帷幄、器物,以充其家。又以卫国长公主妻之。资金万斤,更命其邑日当利公主。天子亲入五利之第,使者存问供给,相属于道。自大主将相以下,皆置酒其家,献遗之。于是,天子又刻玉印日天道将军,使衣羽衣,夜立白茅上。五利将军亦衣羽衣,夜立白茅上,受印,以示不臣也。而佩天道者,且为天子道天神也。

    于是,栾大常夜祠其家,欲以下神,神未至而百鬼集矣。然颇能使之。其后,栾大装治,行东入海,求其师云。一个魔术师,见汉武帝数月,佩六印,贵震天下,带来了千金买骨的效果,而海上燕齐之间方仙道,莫不自言有禁方,能神仙,聚拢在汉武帝这个人傻钱多的冤大头身边。

    当然好景不长,后来五利将军栾大,也终因长生之道一无所成而被诛杀,汉武帝居然毫无悔改之意,那时候,汉武帝因为生了一场大病,法术与医药,都不能见效,却因为求神而病愈。便大修甘泉宫,置酒寿甘泉神君,走神道路线。

    神道设教,当然要用专业人士。汉武帝又用方士公孙卿,这一次建筑师公孙卿说:“仙人好楼居,于是,汉武帝令长安市长作蜚廉桂观,甘泉宫则作益延寿观,使公孙卿持节设具而候神人。乃作通天台,置祠具其下,招来仙神人之属!神君所言,上使人受其书,命之日书法。其所语,世俗之所知也,无绝殊者。而天子心独喜,其事秘,世莫知也。

    汉武帝爱好神道,勤求神仙,他比之秦始皇的作法,更有过之而无不及,虽然杀了不少方仙道的方士,但只要武帝还存在长生不死的奢望,那么方仙道压倒无为之治的黄老之道已成定局。

    而神仙方士之术,原为中国古代极有价值的科学基础,譬如化学、物理学、心理学……但一牵涉入宫廷,夹以富贵权位**,而终致贻祸无穷,当然我们现代人都是无神论者,现代科技一日千里,若真有所谓遗世**的真人神仙,视之手机、高铁、太空船等等,岂不是变成了土包子?

    汉武帝身死之后,方仙道遭到清算,但不久就死灰复燃。毕竟多么英明神武的帝王将相,垂垂老矣的时候也会迷恋长寿之道,概莫能外。这种情况历史上很多……我说的是不是跑题了?”李医生哑然失笑!

    石苓人耐心听完问:”是否可以理解为,你认为现在的卸岭门当初属于汉武帝周围的方士集团,因为卷入了宫闱巫蛊之乱,所以隐身民间,发展了卸岭门?似乎没有直接证据。”

    “你这想法很有市场,毕竟历史学是严谨的科学。”

    李医生说:”不过我觉得对一个黑暗组织来说,从事行业不算重要,重要的是来历,譬如三合会和天地会――莫教授认为卸岭门背后是一些术士,就是从历史渊源上看出来的。西汉时卸岭门的第一任门主,名叫张廉夫,一个平平无奇的名字,据说还是一位才子,曾入仕途,官至上大夫,后弃职入道,云游名山大川后传道授业,建立了卸岭门,无独有偶,那一个栖居崂山,建起了”三清殿”,开创道统的方士,也就这个名字。

    这些或许是巧合,但两个同名同姓的人,人生历程颇有相似之处。都是汉文帝时代入道,都是入终南山学道数年,都是委命弟子传续基业,自己便屡次南下北上,往来于九州大地之间,行踪不定。

    那个卸岭门创始人,每次归来,都带回许多秘术,而崂山道士的祖师,则带回各丹道宫观的经书,充实崂山的丹道典籍,一个传道,一个授法。而卸岭门传下甲牌的作风,和日后张道陵的天师道二十四治模式也很相似,都是神权统御。

    公元前82年,也就是钩弋夫人儿子汉昭帝崭露头角的那一年,那一年,大臣上官桀和桑弘羊勾结燕王,诬陷辅政大臣霍光,14岁的昭帝当机立断,在权臣霍光辅助下,诛杀了桑弘羊、上官桀,逼燕王自杀,成功地避免了江山变色。

    也是那一年,在崂山道观,88岁高龄的张廉夫召集弟子们,告诉他们这一次要出发去闽、黔、滇等巫蛊之地,如果能回来就不再云游,如果回不来也不必挂念。而这位崂山”开山始祖”再也没有回来,有人说他在云贵仙逝,也有人说他逝于赣西鬼谷山三元宫。

    同一时刻,卸岭门开始蓬勃发展,变得根深叶茂,直到王莽改制之后,突然揭竿而起,推出一支宗教气息浓厚的赤眉军。

    李医生眉飞色舞:“你想,卸岭门有什么研究价值?但中国第一起宗教战争就不同了,那可是远在黄巾起义之前――史学价值非常高。

    而且赤眉军起义崇奉的是太一神,千年之后,本土的不少宗教应该都或多或少受到它的影响,比如众说纷纭的丹道,比如现在绝迹的楼观道――甚至在网络中被当成洪荒大地妖族王者,当然,这不可当做正史记载。也就是因为时间太久远,文字的东西几乎没有,传说中的口口相传必然会导致不少信息的串改和流失――这需要你去研究分析,才能恢复它可能的面目。”

    李医生还说:莫教授本来是追查另外一些东西,发现卸岭门后很兴奋,因为这为他的研究提供了现实的可能。

    所以他才跋山涉水去亲临一线调查的――只是之后就失去联系以后,到底他发现了什么,以至于对神秘学真迷信起来,还搞出神经病,就不为人知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