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长孙无忌低声道:“这件事又牵涉了东宫。” “你烦了?” “如果涉及东宫的事太多就会烦。”长孙无忌继续落子,打算将棋盘上的劣势都扳回来。 高士廉叹息道:“东宫牵涉得多吗?” 长孙无忌又道:“太子监理朝政,武士彟去辞官也是在理的,事后因言语不妥又向太子殿下赔罪,可正好殿下近来有个习惯,喜在武德殿外练箭。” 高士廉闭目抚须。 半晌,长孙无忌言道:“痕迹倒不明显。” 高士廉叹道:“既然是巧合,又不是东宫成心安排,你看你总是这样,拘泥于他人看法,不成大器。” 面对舅父的数落,长孙无忌道:“舅父所言极是。” “东宫储君都不在意这些事,伱又何必在意,本就是监理朝政,就算是冒失批复且没有告知骊山,也不是大错。” 高士廉冲泡了一碗茶,道:“唉,当初就不该让你与他结交。” “舅父!”长孙无忌的言语重了几分。 “呵呵呵。”高士廉品尝着茶叶道:“其实这种喝法还挺好的,你也多尝尝。” 泾阳,魏昶自得到了许侍郎的安排,近来除了做一些木匠活计,便带着人看守村子。 因这个村子很重要,也有很多钱。 他与三两个闲汉坐在村口,剥着核桃,目光盯着每一个从这里路过的人。 一驾马车从官道正在往泾阳而来。 魏昶面容长得有些黑,伸出一条腿拦在路上,手上拿起一些生核桃仁,放入口中嚼着。 那赶着马的马夫连忙拉住缰绳,住马后喝问道:“不要腿了!” 魏昶抬首道:“来者何人呀。” 马夫道:“这泾阳是什么地方,进来还需通报不成。” 闻言,魏昶身后的几个男子也站了起来。 见他们围上来,马夫有些害怕道:“你们想做什么?” 马车的车帘终于掀开了,走下马车的是个穿着青衫的年轻人,他作揖道:“听说泾阳产纸,在下是来买纸的。” 魏昶反问道:“谁说泾阳产纸的?” 泾阳确实有纸张,不过从来没有向外卖过,对方一上来就想要买纸显然不正常。 那青衫书生又是行礼道:“难道泾阳产纸就不卖吗?” 魏昶神色不悦道:“泾阳只卖肥皂与椅子,你买不买?” 青衫书生见围上来的人越来越多,这村子外围有不少人守着。 他连忙作揖道:“打扰了。” 言罢,又坐回了马车,吩咐车夫赶紧离开。 等马车走了,魏昶招手叫来几人,又道:“跟着这辆马车,看看是什么来路。” “喏!”当即就有几人顺着车辙印子追了下去。 魏昶依旧坐在村口,继续剥着核桃,剥三两颗边吃几口。 守着孙神医的那些天很煎熬,直到来了泾阳,他才觉得自己有事做。 又见许侍郎与上官主簿走出村子,魏昶换上殷勤的笑容道:“两位可是要去长安?” 许敬宗一路走着,脚步没停,神色匆忙,又道:“你们看好村子。” “喏。”魏昶双手作揖行礼,弯腰行礼十分恭敬。 别的人不清楚,魏昶每每想到自己是为东宫太子办事,行事便不敢糊弄,即便是得罪了以往的好友,也不敢怠慢差事。 因太过恪守这份差事,惹得当初的好友也有不少埋怨。 许敬宗与李义府各自策马,赶往长安城。 马儿在官道上跑了一个时辰这才到了长安城前。 上官仪一路走,又道:“许侍郎,当初劝你行事谨慎,现在这件事被赵国公知道了,还被太子殿下传信数落,要是早听下官劝说,何至于此。” 许敬宗不耐道:“一路来时,你就叨叨叨,谁能想到长孙无忌这老贼的那双招子还能去看着武士彟?是某失算了。” 上官仪又道:“往后行事还是要慎重,要三思。” “若事事都这么慎重,良机就错过了。” “那也不能因一时心急,而坏了大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