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李承乾剥着茶叶蛋的蛋壳,道:“舅舅为何这么看着孤。” 长孙无忌也剥着茶叶蛋的蛋壳,低声道:“却道故人心易变。” “是禄东赞的心易变,说的不是舅舅。” 中书省内,只有舅舅与外甥两人。 很满意这个外甥的能力,今年的满朝文武的俸禄都顺利发放下去了,并且朝中还有十万贯的盈余。 这个东宫太子主持朝中用度两年,秉持着开源节流的准则,让朝中逐渐富裕了起来。 长孙无忌感慨道:“太子殿下不该写这等诗的。” 李承乾点头道:“会让人觉得孤小气,爱计较?” 长孙无忌颔首道:“正是。” “舅舅太过偏执了。”李承乾吃着茶叶蛋,道:“孤是东宫太子,支持关中建设,掌握朝中用度,目前为止孤就这两项大权,身处中枢,孤不得不斤斤计较,孤也必须是个小气的人,如此朝臣才能信服。” 长孙无忌叹道:“那也……唉!” 一声叹息,他又道:“都怪老夫,不该将殿下放在这个位置上。” 李承乾道:“满朝文武都在看着孤,与其被人盯着怕东宫太子在用度上会偏心,不如就当一个小气的人。” “有道是虱子多了不怕痒,谣言多了也就不在乎了。” 长孙无忌又道:“这不是一句好话,殿下万万不要这般评价自己。” 李承乾又道:“那舅舅觉得孤应该作什么样的诗?” “太子殿下若不会作诗,可以不作,以免又会被人议论。” “舅舅真爱说笑。” 李承乾尴尬一笑。 长孙无忌也会意笑着,吃着茶叶蛋心情愉悦。 本来清闲,想着出去走走,不过今天要等一个消息。 吃了两颗茶叶蛋,李承乾便将小炉子放在一旁,炉子内的火依旧烧着水壶,壶中的茶叶蛋继续煮着。 大概过了一个时辰,就听到门外的话语声。 岑文本先跑了进来,他拿着一卷卷宗道:“太子殿下,银钱到了,御史台的人与兵部的护送官兵回来了。” 李承乾点头道:“请进来。” 一队文官,一队是兵部的兵,两队人押送着一箱箱银钱。 马周走在前头行礼道:“太子殿下,赵国公,这是今年往来互市的银钱。” 打开两个箱子,李承乾看着箱子内的金银。 马周又道:“这些都是高昌王给的。” 李承乾拿起一块金子,道:“都验过了吗?” 马周道:“验过了都是真金真银,高昌王出手很阔绰。” 李承乾这才意识到,丝绸之路的财富远比自己预想的要夸张。 赚钱这么辛苦,不如直接抢了得了。 拿过岑文本的卷宗,李承乾翻看着这一次互市的账目,此番互市主要货物都有茶叶,肥皂,布绢,还有一些盐铁。 一两茶叶等于三两粗盐,等于十块肥皂,二十块肥皂等于一块香皂,五块香皂可以换八两重的精铁。 这基本上就是现在西域人与唐人互相协定下来的价格。 众人站在中书省内,看着太子殿下手拿着卷宗来来回回走着,似乎在盘算。 此刻,这里很安静,众人听着自己的呼吸声,等待着太子殿下接下来的吩咐。 互市到了西域就演变成了国与国之间基于信任的交易,又看到放着金银的箱子,金子与银子混在一起,凌乱堆放着,李承乾越看越不爽。 “这怎么能和混在一起放?” 太子殿下忽然一句话,令众人有些错愕。 于志宁会意之后,连忙将金银倒出来,将金子与银饼分开放入各自的箱子。 如此,李承乾这才舒服许多,又道:“要是能码放整齐,大小一样就更好了。” 突然加更!求月票! 加更!给六月开个好头!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