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集体荣誉感大大增强了集体协作能力,而不是各部各自为战,把三省六部捆在一起,大家努力朝着一个方向进发。 这个时代还是很平凡的,大家都是平凡的人。 对内是集体的行动力,对外就是斗争。 真要说在这个平凡的世界的逻辑是什么,真要归根结底说,团队的荣誉与力量,往往是胜过个人的。 所有人一致的意志,远远超过个人的勇武。 “待今日早朝结束,还请各部拟定章程交由中书省,到了晚上会有人送纸张与香皂交到诸位手里,可在朱雀门前领取。” 李承乾重新面向父皇,又道:“父皇可还有要嘱咐的。” 李世民压着就要向上飘的嘴角,仔细审视着这个儿子,朗声道:“各部若无事再禀报,退朝。” 太极殿内,群臣高呼道:“臣等恭送陛下。” 刚走了两步,李世民的脚步停下,目光深深地看着站在群臣前的儿子,沉声道:“太子来甘露殿议事。” 李承乾朗声道:“喏。” 早朝结束,群臣三三两两走出太极殿,李承乾站在原地许久,看众人都走得差不多了,这才独自一人走出太极殿。 郑公魏征脚步沉稳地走出承天门,道:“看来今天赵国公很高兴。” 长孙无忌脚步不急不缓,道:“是吗?” 魏征双手背负,脚步不停,又道:“早朝的时候你笑了很久。” 长孙无忌错愕道:“老夫笑了吗:” “嗯。” 魏征点着头。 长孙无忌抚须蹙眉,沉默不语。 魏征看着监察御史马周与殿中侍御史张行成,这两人走在一起低声交谈着,又道:“殿下说了,早朝结束各部要拟定章程。” 长孙无忌道:“有劳郑公。” 魏征摇头道:“太子殿下送给群臣香皂,还是太奢靡了。” 对泾阳来说香皂要多少有多少,其实这也算不得什么。 长孙无忌也走向中书省,舅父多半就要知道今天太极殿内发生的事,他老人家一定会很骄傲吧。 太子殿下听从他老人家的建议,并没有将心思放在泾阳一地,这位太子心中所想的一直都是社稷。 尽管这个太子还是有很多缺点的,比如说在同龄人眼中很孤僻,没有朋友,不好交友,又或者是这个太子向来喜干净整洁,几乎到了苛刻的地步。 又或者说太子殿下一直都在强调秩序,这让朝中诸多文武面对太子的时候,都要衣冠整齐。 如果你的发冠歪了,太子殿下会盯着你的发冠一言不发,看很久。 那种咄咄逼人的眼神,令朝臣还是很紧张的。 朱雀门外,李泰脚步匆匆走到朱雀大街上,一路小跑地回到了府邸。 府中的仆从看着魏王紧张的神色很好奇,又见魏王殿下不停擦着汗水。 王珪提笔给括地志写着注解,问道:“魏王殿下是遇到了什么吓人的事了?” “嗯。”李泰缓缓点头,可又不住摇头。 见状,王珪提笔而起,笔未放下,又道:“那是怎了?” 李泰抚平自己的呼吸,道:“皇兄他……他今日在太极殿上,当着父皇的面竟然在吩咐群臣。” 王珪目光又落在了书卷上,淡淡道:“陛下有说什么吗?” 李泰猛灌了一口凉水,大口出着气道:“父皇什么都没说。” “那就证明太子殿下什么都没有做错。” “可这毕竟是在父皇面前。” 王珪写完一篇注解,提笔而起,另一只手将这卷书放到另一边,等待墨迹晾干,又拿起另外一篇接着写注解。 李泰又道:“皇兄现在未免也太……” 王珪道:“可知当初太子是如何评价魏王殿下的?” “皇兄的评价?” “嗯。”王珪耐心劝导,道:“当初有人说魏王殿下文采斐然,而又得知魏王殿下编写括地志,太子殿下常说孤的弟弟有如此成就,有如此才学,皇兄很是骄傲,为这个弟弟骄傲。” “那么当下……”王珪笑道:“太子殿下能够帮助陛下协理朝政,得到群臣的支持,魏王殿下也应该为太子这位皇兄感到骄傲,切莫慌张,也切莫自我怀疑。” 李泰冷静下来,又想起了当初皇兄的话语,孤将来一定会羡慕伱的成就。 现在,李泰很迷茫,坐在自己的府邸内,又不知此刻自己该做什么好,脑子里全是皇兄当着父皇的面,号令群臣的场面,这辈子多半都忘不了。 王珪将一卷书放在魏王面前,道:“这是老朽注解的第一卷,还请魏王殿下校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