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屋内也没其他人讲话,他拿出一个布袋,布袋中装着的是铜钱,低声道:“这里是三百钱。” 屋子的另一头很黑暗,隐约可以看到一个身影坐在墙角,对面问道:“给你十钱,只赚来了三百钱?” 老汉回道:“出关一趟,这已经是最好的了。” “这三百钱你带回去吧,往后不用再来这里做事了。” 那老汉失落地低下头,问道:“有人赚得更多?” “嗯,有人赚了七百钱。”言罢一个更大的布袋子放在桌上,里面是满满当当的铜钱。 “老汉自知技不如人,服气了。” “你们都是百里挑一的商人,往后在长安用这三百钱作为本钱,一样可以起家。” “谢贵人指点。” “你走吧。” 老汉支撑着桌子,提着自己的布袋子走出来这间小屋,屋外还站着不少人。 他们都是来这里领活干的。 老汉提着一袋子铜钱走远了,还时不时回头看看这处街巷。 忙完了这里的事情,当最后一个人走出这间小屋,这里的油灯才被吹灭,前来找活干的人也不知道给他们工作的贵人是谁,只知道对方给钱很阔绰。 小屋的另一头有一个暗门,魏昶从这个暗门中走出来,打开门的时候落下了不少积雪。 他厌烦地拍去积雪,又从另外一个小巷走出来,带着人出了长安城。 泾阳与别的县不同,这里的县民到了冬天依旧很忙。 魏昶来到薛五娘家中,虽说与她无名无分,但肚子饿了就喜欢往这里跑。 桌上就放着一碗粥,与一张饼。 这不是给自己准备的还能给谁,魏昶很自然端着碗拿着饼,坐在屋前吃了起来。 薛五娘抱着一卷纸刚从作坊回来,她与泾阳县的其他妇人一样,给作坊做一些零散的活来赚取工钱。 只是见到魏昶坐在自己的家门口,她很自然地无视了他,自顾自走进了家门。 魏昶穿着带着补丁的粗布外衣,因穿得厚实,补丁还有几处破开的地方,他的目光随着薛五娘移动。最后她重重地把家门关上了。 门被重重关上的一刹那,吓得魏昶一口粥噎住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气来,他朝着门内道:“全县都知道我在你这里用饭,我就住你这里吧。” “老娘一个人活得很好。” 魏昶道:“你自从军中退下来之后就没有再嫁人,某家也未娶妻,这不好吗?” “再说这些,撕了你的嘴。” 听到屋内的喝骂声,魏昶还沾沾自喜笑着,又道:“那你总是给某家留着饭。” 屋内又安静了。 良久,薛五娘话语从屋内传来,隔着门听着话语声有些沉闷,“你总是帮杜荷公子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 听到对方问话,魏昶道:“某家从来不做违背良心的事。” 屋内又安静了,魏昶也吃完了粥和饼,将碗筷放在门口,又在门前站了许久,神色纠结,呼吸在冷空中化作一团白雾。 伸手想要推开门,犹豫良久又将手收了回来。 屋内,薛五娘听着熟悉的脚步声踩着积雪离开,她这才放下手中裁剪的纸张,稍稍打开门,将门口的碗筷又收了进来,迅速将门关上。 虽说自己与薛五娘真的没什么,不过听到县里的人议论薛五娘是自己的婆娘时,魏昶心里还是有些骄傲的。 薛五娘身手很好,她一个人能够打死一头狼。 魏昶走在县里的小道,路过一间间屋子,还有几个看护泾阳县的民壮恭敬行礼。 脚步一直没停,魏昶走到肥皂作坊边上的一间屋子外,敲响门。 门被一个小厮打开,魏昶走入其中便见到了杜荷公子。 神色凝重的杜荷一次次转动着手中的魔方,问道:“事情办得如何?” 魏昶拿出一份名册,道:“杜荷公子,都在上面了。” 将魔方放在一旁,杜荷拿起名册看了起来,翻过一页看着上面的数目,“今年只有这些吗?” “回公子,只有这些。” 杜荷又从一旁拿来两份名册,低声道:“明年将这三份名册上的第一名全部叫出来,让他们分开做事,看看谁能够赚得最多。” 看他接过名册,杜荷道:“这天寒地冻的不用太忙,来年开春准备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