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甘露殿,太监匆匆而来,禀报道:“陛下,纪王殿下他……” 殿内,一个太监脚步匆忙而来,打断了这里的谈话。 李世民抚须道:“慎儿如何了?” 太监支支吾吾道:“纪王殿下说要将陛下在兴庆殿的墨池填了。” 李丽质道:“填就填了吧,无妨。” “啊……” 太监有些迟疑,又低头面朝陛下。 李世民吩咐道:“告诉他,再挖一个。” “喏。” 殿内又安静了片刻,李丽质行礼道:“女儿就先带着妹妹回去了。” 李世民看着手中的奏章点头。 两位公主离开了甘露殿,房玄龄低声道:“公主殿下虽这么说,陛下还是有担忧的吧。” 李世民闭着眼,揉着眉间,语气带有疲惫地道:“以前担忧的事,如今总算是发生了,不知为何,朕心里反而踏实了。” 房玄龄笑着起身作揖,道:“近来太子殿下没有公然反对赵国公。” “他倒是耐得住性子,就不怕京兆府真的因辅机反对,而有所割舍吗?” “陛下,臣以为太子不参与其中争执是对的,太子是储君,即便是京兆府是东宫门下,在朝争之时太子若有参与从而左右朝臣,对储君并不是好事,好在太子殿下避开了。” 李世民放下揉着眉间的手,闭着眼点头,“也不知当年舅爷都教了他什么,这孩子心思越发深了。” “陛下,储君需要忠心的臣子,如殿下这样的储君,不能因这些小事而偏袒京兆府,殿下深知为君之道,维护京兆府是护短,更不能维护赵国公,因赵国公是外戚,太子是清楚其中利弊的。” 李世民冷哼道:“这小子的手段越发老练了。” 房玄龄微笑着点头。 午后,温暖的阳光照在整座长安城上。 李承乾从少府监出来之后,手中拿着两支笔,其中一支很特殊,笔的外壳是用空中的木条制成,握在手中一路走着,手指每一次按压笔的尾部,便会有一声脆响。 每一次按压,笔头的黑色笔芯就会出来。 这支笔便是现在少府监的最新成果,笔芯其实是一种石墨制成,这种石墨被打磨成尖锐状,可以用来书写。 这支笔肯定是昂贵的,从构造与做工来看,都是上好的工艺。 如果只是一支笔或许没有这么大的价值。 李承乾更满意这支笔内部的铜制构造,这种构造价值万万钱,是制造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 另一支则是钢笔,一种内部构造很简单的钢笔,准确地来说应该说是铜制的钢笔,整支笔都是用铜铸造而成。 两支笔都有筷子的长度,做工虽说没有这么精巧,但也算是一次重大的进步了。 李承乾的心情很好,从皇宫径直走出了承天门。 李绩困惑道:“殿下,今日是要出去游玩吗?” “出去走走吧。” 看大将军还有些犹豫,李承乾又道:“朝中积压了这么多,孤就算现在去中书省,也只能听他们吵架。” 李绩不解道:“中书省又吵起来了吗?” “大概吧。” 出了城门的时候,李绩道:“今天下了早朝,赵国公说太子殿下很久没去看许国公了。” 李承乾叹道:“不能经常去呀,去多了他老人家就会烦。” 李绩干笑一声,有点理解了。 马车刚出长安城不久,颜勤礼与许敬宗就跟上来了。 “太子殿下,下官听说今日太极殿上的争论了。” “你们作何感想?” 许敬宗道:“郭寺卿送来了书信,他说希望关中做好接收棉花的准备,大军回来之时,也会将棉花带来。” 颜勤礼担忧道:“可若中书省的再来为难又该如何?” “那又如何?他们敢来拆,某家带着民壮与他们打一仗罢了,谁敢阻挡关中发财,就是许某最大的敌人。” 李承乾又道:“老许啊。” “臣在。” “暴力确实可以解决绝大多数的问题,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许敬宗策马在一旁道:“让殿下见笑了,臣不善与人讲道理。” 李承乾苦恼道:“孤一直觉得你是一个很聪明的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