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听到宁儿的话语声,李承乾缓缓睁开眼,原本放在膝盖上的女儿已在苏婉的怀中。 儿子还在小床上睡着,李承乾深吸一口气,洗漱了一番。 离开宁静的东宫,小兕子正在外面练着拳脚。 细雨朦胧的天,倒也不能阻止她练身手,她的身手都是李淳风道长教的。 “皇兄!”小兕子收起动作,整了整道袍行礼。 李承乾站在细雨朦胧中,疲惫地点头。 小兕子道:“皇兄看起来气色不好。” 李承乾低声道:“夜里被孩子吵醒了三次,平均一个时辰一次。” 小兕子从袖子里拿出黄精道:“皇兄吃点这个,妹妹亲手晾嗮又蒸煮的。” 从妹妹手里拿过几块黄精放入口中嚼着,李承乾又道:“李道长还在闭关吗?” 小兕子也揣着手走在皇兄身侧道:“嗯,每天让人送去饭食倒是会吃,就是见不到道长,明达要每天打理钦天监,现在在学着用黄道浑天仪。” 李承乾踩着湿漉漉的地面,蹙眉停下脚步。 小兕子揣着手也停下脚步。 心说这个妹妹的学习进度还挺快的,两年前才教会她用手指丈量星星,现在竟然开始学黄道浑天仪的用法。 李道长说要教小兕子,真不是随便说说,是真的想要将一身绝学教给她。 一直走到承天门前,小兕子道:“明达先去钦天监了。” 李承乾稍稍点头。 看着妹妹走过承天门,一路上正要来上早朝的臣子,见到这位小公主也是纷纷微笑着行礼。 小兕子是个很懂事的妹妹,她但凡遇到穿着官服的人都会行礼。 这一点,比李治与李慎好太多了,这两个弟弟现在住在外面的王府,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自己洗衣服,有没有每天洗漱,或者说是不是还坚持晨练。 思量着,李承乾又放弃了,一直控制着他们的人生是不好的,他们有自己的人生,小时候可以加以看管,现在他们该独立安排生活起居,这是成长的必经过程。 从年龄来看,李治与李慎都是后世上初中的年纪。 李道宗脚步匆匆而来,他从朝服的袖子里拿出两块棉布,道:“太子殿下。” 李承乾道:“皇叔。” “这两块棉布,还请太子殿下过目。” 距离早朝还有半刻时辰,李承乾打量着棉布,道:“拿在手里的质感不同。” 李道宗解释道:“颜色较浅的用棉有五成,较深的是用棉四成。” 李承乾颔首道:“不好定价格?” “正是,用棉越多的棉布自然是越贵,可如此一来拿去贩卖便有了争论,更担心作坊会掺杂其它。” 产业发展上总会遇到很多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不少事,就像各个作坊出产的酱油,成色与口味都是不同的,定价也不同。 这倒是无妨,因酱油有的挑,这家不好,大不了换一家。 但棉布不同,面与麻的比例上可以做的文章太多了。 这涉及到生产与质量规范的问题。 李道宗又道:“如今中原各路商客都来长安采买货物,他们都在等着棉布,就有人提及这件事前来谈价,许敬宗没有当即答应,也没有给出任何承诺。” 李承乾道:“事关各县乡民的劳动所得,此事一定要严格,许敬宗不给商贾承诺是对的。” 跟着太子走着,李道宗也是神色凝重。 “棉布不能降价,而且要加价。” 眼看着走入太极殿,早朝就要开始了。 李道宗闻言也不好追问,只好等早朝结束再向殿下讨教。 李承乾一步步从文武朝臣的中间走过,呼吸着大殿内的空气,空气中还是有些酒气。 却也分不清这酒气是昨晚留在殿内的,还是此刻来上朝的众臣身上的。 尤其是武将一列,一个个站得并不直,低着头各自睡意浓重,没有像寻常时交头接耳,也没有如蚊虫低飞时的嗡嗡议论声。 这一刻显得很安静,安静得隐约听到了鼾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