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屋内依旧没有话语,李明达双手扒着窗台,抬头又对着窗户喊道:“道长,霜降了。” “知道了。” 李淳风回了一句。 “道长,明达先回去了。” “嗯。” 得到道长的回复,李明达松开扒着窗台的手,收回目光,从一旁拿起一个灯笼,从烛台上拿起一根点着的蜡烛,放入灯笼中,再吹灭其余的蜡烛。 黑夜中,她提着灯笼一路走到钦天监外,将灯笼放在地上,再推着沉重的大门,将其关上之后,颇为满意地拍了拍手,叉腰长出了一口气。 再从一旁的小箱子中拿出一块木牌上,牌子上写着的就是霜降二字,而后她将牌子挂在了钦天监门外,告知众人霜降时节到了。 随后,李明达提着灯笼一路走向了东宫。 皇宫的夜里很宁静,小兕子走到东宫的重明门,这扇门平日里都是开着的,只有皇兄皇姐都到齐之后,才会关上。 小兕子是唯一一个可以晚归的孩子。 她提着灯笼走入,见到了东宫内的灯火,脸上也有了笑容,脚步快了不少。 “明达!”正在洗着衣裳的临川呼唤道。 “临川皇姐。”小兕子走上前行礼。 “你的衣裳也都洗好了,已晾嗮好了。” “明达可以自己洗的,不劳烦姐姐。” “无碍。”临川亲切地拉着小兕子在一旁坐下,道:“是不是饿了?” 小兕子点头道:“有点。” 不多时,高阳与清河也从殿内跑了出来,小兕子当即被吸引了注意,便一起去玩了。 临川见状一笑,将洗好的衣裳晾嗮好,也走了回去。 东宫孩子都是要自己洗衣裳的,自己的事要自己去完成,哪怕是洗得不干净,这是东宫的规矩。 东宫殿内,长孙皇后抱着孙女正在哄着。 李承乾面前坐着李丽质与东阳,其实很早的时候就说起公主府的事。 丽质是一个懂事的妹妹,她知道只要自己有了公主府,其余的妹妹也都会想要建设公主府。 东宫虽说很大,也足够妹妹们居住,但总是要有自己的府邸。 李承乾道:“这一次打算如何应付父皇。” 李丽质道:“还能如何,妹妹就说外面的宅院都不喜欢就好了。” 桌上有一张图纸,这张图纸上的宅院可不是公主府,而是她与东阳的师门。 前些年,李丽质也就在苏婉嫁入东宫之前,她就跟着母后与许多勋贵人家的女眷走动。 建设书舍的念头或许早就有了。 李承乾点头道:“龙首原上的那处宅院正好可以用起来。” 李丽质笑道:“谢皇兄。” 夜色深了,长孙皇后回到了立政殿。 最近,皇后住在东宫,而身为皇帝的李世民这段时日也就一直独居在立政殿。 “回来了?”李世民搁下手中的笔,拿起一张纸,道:“观音婢,朕的字是不是更有进步了。” 长孙皇后瞧了一眼,道:“陛下的笔法就算是再精进,也成不了王羲之。” “是呀,这世上终究只有一个王羲之。” 皇后整理着立政殿,几天没在这里打理,殿内就会乱糟糟的,尤其是陛下住在这里。 “丽质说她要开辟学舍,与东阳一起收徒,不过都是女弟子。” 李世民饮下一口茶水,忽然一笑,笑得很勉强也很无奈。 “怎么?她与陛下说过此事?” “朕的儿女一个个都是心怀壮志,言出必行。” 长孙皇后无奈摇头,又道:“她们不闯祸就好。” 李世民自在地喝着茶水,看着窗外的夜色,道:“有人言壮年得了孙子,此生便了无牵挂了,朕该活得更洒脱些。” “等承乾这孩子能够执掌大权了,陛下再洒脱一些也不迟。” 李世民也收起了笑容,低声道:“该给这孩子们留个什么样的江山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