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狄知逊又摇头。 “也对。”狄仁杰郑重点头,道:“家母一直在照顾重病的爷爷,可……那是出了何事?太子造反了?” 这孩子心思向来是敏锐的,他实在想不出缘由能够让家父在寒冬早起,唯一有大变故的事,多半就是陛下不在朝中,守备长安的太子有了二心。 难道说晋王期盼的事终于还是发生了? 那么如此一来狄家不得不找退路了,这天下多半又要大乱,到底是该回并州的老家? 狄仁杰的五官都快纠结地拧巴在了一起。 狄知逊擦了擦脸,道:“不休了,太子有令,查案。” 狄仁杰的胖脸写满了惊讶,道:“啊?” 以往朝中是不这么行事的,休沐时节就是休沐的,现在呢,太子一句话,又要忙了。 狄知逊又穿好官服,道:“老夫去刑部办事,你早晨自己找饭吃。” 家父正说着话,狄仁杰早就又爬回了被褥,继续睡觉。 一大早皇城中就开始忙碌了起来,本是休沐时节,现在的皇城反常的忙碌。 大理寺与御史台不断派出人手前往各地。 滕王与江王是东宫右率的程处默与李景恒抓来的,现在东宫右率也就是传说的飞虎队,并没有回长安,也不知又去做什么了。 当然了,细枝末节的事对刑部来说是不重要的。 刑部尚书刘德威与刑部侍郎狄知逊都很愁。 “刘尚书,江滕两王能定罪否?” “嗯。”刘德威点头。 “那要如何量刑?他们是封王,不是寻常人。”狄知逊纠结着,询问道:“想要对他们定刑,是要先将他们贬为庶人?” 刘德威坐在刑部内,翻看着卷宗道:“烦。” 狄知逊颔首道:“难办。” 长广公主早就离开了长安城,快马加鞭要逃离关中。 东宫太子是一个极为理性的人。 一个理性到了不被情绪左右,更不会被人情与亲情左右。 理性可以让太子在作出判断时不被情绪左右,这样的人往往残酷又严苛。 而这样的特征放在其他孩子身上是不好的,不过放在储君身上,实在是太合适了。 高士廉哼着蜀中的歌谣,心情很快活,在大雪饮茶。 刚倒下的茶水要快点喝,因凉得也很快。 长孙无忌将事情的前因与现在都说了一遍,道:“太子还无权将江王与滕王贬为庶人,太子已让人将奏章送去,只等陛下的旨意了。” 高士廉道:“他是太子,是储君!他要当皇帝就一定要过这一关,无情也好,残酷也罢,既要将此事办好,还要当家做主,也要让旁人无可指摘,老朽的孙儿真是太难了。” “舅父,长广公主跑了。” “她当然害怕了,害怕承乾会杀了她。” 长孙无忌饮下一口茶水,至今为止舅爷说过的每一句话,每一次判断都是正确的。 高士廉道:“他要当皇帝,就不能让人看到他的软弱,他更不能软弱,就算是面对宗室的亲叔叔,他需要坚强又残酷杀一些人,这孙儿真是太可怜了。” 以往陛下说什么都不会让东宫轻易沾上人命的,很多事都是陛下在做决定,再决定一些人的生死。 现在太子长大了,有了作为一个储君的城府,也该断大事了。 “高林,送客。” 长孙无忌正要说话。 高士廉挥了挥宽大的衣袖,道:“烦了。” 每一次来看望舅父,舅父说的话也越来越少了,长孙无忌失落地走出府邸。 这是一个锋芒尽显的太子,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温和良善的孩子。 长孙无忌释然地一笑。 冬日里,阴山又一道捷报送入长安,营州都督张俭所部直击漠北腹地斩首五千有余,与李绩的防守诱敌不同,张俭是带兵进攻与漠北人正面交锋。 凉州道行军总管李大亮分兵三处,围剿真珠可汗所在的白道川要地,斩首六千余人。 李绩又募集突厥骑兵六千人,越过了白道川,追击漠北大军。 漠北的诺真水地界内,漠北人聚集了骑兵,战阵横亘十里地,誓要与唐军准备大决战。 李承乾坐在兴庆殿内,看着战报手边是一封漠北真珠可汗让人送来的急信,他依旧请求求娶大唐的公主,并且只要大唐与漠北停战,他就愿意入长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