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慎,还有一问。” 李慎是不敢小瞧狄仁杰,直接改了称呼,充满了敬意。 狄仁杰嚼着杏仁,胖脸也跟着动,“但问无妨。” “作坊劳作的工钱比以前种田更多,往后岂不是没人种田了?” “呵呵……荒谬,纪王殿下莫要听那些目光短浅之人的话语,还说关中人会饿死,当真是谬之千里。” “天山都能种稻米了,松州都能屯田了,再者说田地是关中发展的底线,他们不知道效益与田亩的关系,只会怨怨自艾。” “粮食涨价了田亩才会更值钱,田亩值钱了农户种田的收获就更多了,现在河西走廊的情形他们没有见过,现今运入关中的粮食比运出去的粮食都多,哪怕潼关不再运粮,关中人都饿不死。” 正说着,狄仁杰忽然抬头道:“咦?爹!你怎么来了?” 狄知逊深吸一口气,道:“你娘回来了。” “啊!”狄仁杰欣喜道:“家母回来了。” 狄知逊低垂着头,“回家吧,你娘是戴孝来的。” 闻言,狄仁杰的神色呆愣,他明白娘先前一直都在并州照顾病重的爷爷,现在娘回来了。 爷爷这个年纪是不可能痊愈的,娘会回来只有一个原因,他老人家过世了。 狄仁杰跟上了父亲的脚步,回了长安。 崇文馆内,狄母正在大发雷霆,她将狄知逊骂了许久。 而狄知逊一直低着头,任由妻子责骂,身为儿子他在父亲临终时不在身边,的确不孝。 李慎拉了拉狄仁杰的衣袖,小声道:“你娘竟这般彪悍。” 狄仁杰刚想开口。 “竖子!过来!” 听到家母一喝,狄仁杰吓得一个激灵,低着头走上前。 随后狄家父子便在灵位前磕头大拜。 狄母披着孝衣,也没了刚刚的气焰,跪在一旁抽咽着。 其实狄知逊已很出息了,他虽说没来得及参加科举,但在京兆府任职之后,如今官拜刑部侍郎,也算是没有败坏狄家之风。 皇宫的太液池边,李渊看着一卷书信,低声道:“他也走了,唉……” 这封书信是从并州送来的,狄孝绪过世了。 李承乾听着爷爷又说起了当年,当年爷爷与狄孝绪在年轻时就相识,那时候爷爷从晋阳起兵,就想要拉拢狄孝绪,后来父皇即位之后,也给了他老人家许多官职。 奈何他老人家不愿意奔赴长安,只能给一些虚衔,享朝中俸禄。 他老人家那时候开始就在并州养病了。 再之后,狄家的三个孩子,一个在江阴任职,还有一个在益州任职,最年轻的一个便是狄知逊,在长安任职。 狄孝绪还是念着前隋的,他是大唐立国之后,要复辟的前隋官吏中较为可惜的一个。 好在他的儿子们,都在为李唐效力。 李渊感慨道:“有朝一日,朕也会过世的。” 李承乾道:“舅爷说他老人家还想着看孙儿登基。” “那你怎么还不登基呀?” “父皇坐着皇位呢,儿臣已与郑公商量好了……” 一旁的母后忽然咳嗽了两声。 李承乾侧目看去,又见到了母后身边的杨妃,此刻杨妃的笑容凝固,神色颇为古怪。 就连李恪也瞪着眼珠子,半晌说不出来。 李承乾重新端正一番坐姿,看了看天色道:“爷爷,今晚想吃什么?” 李渊抚恤思忖,“家里还有牛肉吃吗?” “牙口不好就不要吃牛肉了。” “朕可以喝肉汤。” “牛肉汤上火,别喝,上次贪嘴就难受得两天才消下去,只能喝药祛火,为此还拉了肚子,几番折腾才熬过去,别碰牛肉了。” “哎呀,那朕还能吃点什么?” “吃面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