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西州,一队接着一队的唐军离开这里,回了家。 安西都护府内,狄仁杰正在收拾着行囊,又看向一旁同样正在收拾行囊的裴炎。 将几卷书收入行囊中,狄仁杰干脆坐了下来,道:“你答应了程咬金大将军要入军中?” 裴炎点头。 见这个家伙还是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狄仁杰也习惯了这人总是独来独往,板着一张脸。 “可朝中的安排是让你进兵部。” 裴炎道:“你不是也在京兆府任职吗?” 狄仁杰看向门外热闹的都护府,又道:“你我都在葱岭打过仗,朝中为何要我们任职一个文吏?” 裴炎又是摇头。 “你难道不觉得奇怪吗?” 裴炎还是摇头。 脚步声从门外传来,张柬之快步而来道:“怀英,裴炎,我问过了。” 裴炎手中正捧着一卷书,好奇回头。 张柬之走入这间屋内,拿起茶碗饮下一口水,道:“文官任职将军之事,在朝中挺多的,你们虽是文官,以后还是可以去领兵打仗的,当年的崔敦礼也是如此。” 裴炎低声道:“倒是有听说。” “裴老弟虽说在兵部任职,但与兵部尚书一起监察关中各卫府的军纪,是要时常去军中走动的。” “那就没有顾虑了。”言罢,裴炎又将几卷书放入行囊中。 “怀英,你虽说在京兆府,可现在西域的棉花要给军中调度,让你在京兆府任职,是为了往后军中与京兆府往来,调度军中所需的各种货物。” “慢着!”狄仁杰打断道:“这些事你怎么知道的?” 张柬之意味深长地一笑,道:“长安城的人送信来。” 言罢,他将一张纸放在了桌上。 狄仁杰拿过纸张,看着上面的笔迹,再一看就明白了,这是张柬之的好友岑长倩给他的。 岑长倩是岑文本的儿子,岑文本又是当今的中书令,想打听到其中缘由,倒是不难。 张柬之提着水壶,又往自己的口中倒了一些凉水,接着道:“再者说,往后的科举但凡是学子,都要答兵法策论,科举学子都要先历练。” 狄仁杰思忖了片刻,又道:“也不知道晋王与纪王收拾得如何了?” 一想到他们都要回去了,张柬之心中怎么想怎么不爽利。 见他要走,狄仁杰道:“你要做什么?” “支教,给西域人教书。” 张柬之有些慵懒地伸了一个腰,离开了都护府。 这一年间,张柬之就一直在西域教书,这家伙还算是尽职。 这个大唐还很年轻,武德过了九年,贞观过了二十年,如今的乾庆才第四年。 恍恍惚惚三十余年间,大唐就已在葱岭扬威,震慑诸胡。 西州城三里外的坎儿井边,李治与李慎在回去之前,还要完成皇兄的安排,也就是西域的生产计划。 两兄弟相对而坐,眼前放着一堆的卷宗。 李治看着手中的一卷书道:“五万人口,发挥出以前两倍的生产力,有这种可能吗?” 李慎问道:“裴都护?” 裴行俭颔首道:“纪王请讲。” 李慎迟疑道:“以前种棉花的人口有多少?” 裴行俭回道:“六万。” 李治挠着头,蹙眉道:“以前六万人口都做不到的事,现在十余万人口能做到吗?” 对此,裴行俭也懂。 李治正在搜刮着记忆,他小时候在东宫的所学,以及各种生产相关的内容。 李慎也在苦思冥想着,皇兄的这个题实在是太难了,苦恼道:“以前在东宫还有姐姐教我们,现在……” 他看了看四下,看到了正在吃着烤羊腿的程处默,睡觉的李景恒,一脸无所谓的裴都护。 在这里的人没有一个是能指望得上。 李慎垂下头,一脸的挫败,道:“要是完不成西域的生产安排,恐怕都没脸回去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