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大军开拔前的怛逻斯城很宁静,直到入夜之后,刘仁轨走在城中,他听着传到屋外的鼾声,鼾声此起彼伏。 刘仁轨一路走到怛逻斯城内的粮仓,在粮仓门口点着一盏油灯,有三两个人影正在忙碌。 等走到近前,刘仁轨又见到了正在吩咐的张大安。 见到来人,张大安行礼道:“刘府尹。” 刘仁轨在夜风中呼出一口热气,道:“有劳你了。” 张大安道:“说不上有劳。” 大军在外,粮草与辎重都是京兆府在安排,不论是碎叶城还是怛逻斯城内的粮食供给,也都是张大安统筹的。 在不知道战争会有多大的前提下,粮食都是过量储备的,几乎饱和供给。 刘仁轨接过卷宗,翻看着道:“到今年入夏,伊犁河后方就能将后继的粮草送来。” 张大安道:“下官去看过大宛的田地,若时间足够,再给四个月我们在碎叶与大宛屯田上百顷地,大军的后方会更稳固。” 见刘仁轨还要再问,张大安道:“我们的战俘足够。” 刘仁轨道:“用战俘的人口来种粮食,就需要一支兵马来看守他们,让李都护来一趟吧。” “也好。” 见张大安回应得这么快,刘仁轨对这个年轻官吏越发满意,其实在安西都护府,刘仁轨就过问西域治理情况时,就发现张大安是个很有能力的人。 那时候开始刘仁轨就觉得张大安很不错,查问了张大安过问的经历,他从一个县丞一步步走到西域的京兆府书令,这个年轻人很早就在京兆府做事了,却还只是一个书令。 洛阳的京兆府刚开始建设时,张大安就在京兆府了。 之后张大安去过河西走廊,吐蕃,再来到如今的怛逻斯城,刘仁轨一度觉得张大安的能力或许比许敬宗更好。 刘仁轨道:“许敬宗如今不是京兆府尹了。” 张大安手中的笔稍停,问道:“如今的京兆府尹是谁?” “颜勤礼。” 闻言,张大安又继续动笔书写着,“当年他是最早进入京兆府的人。” 刘仁轨道:“他的确很合适,陛下的任命向来圣明。” 张大安先前就听说过,刘仁轨似乎与许敬宗似乎有些不对付,在行事方式上,刘仁轨对许敬宗还是有些偏见的。 将眼前的粮草统计好,张大安对身边的小吏道:“碎叶城后方的粮草不着急送来,待前线的粮草运出去再考虑运送。” “喏。” “还有!”张大安叫住这个小吏又道:“将碎叶城的人手多调来些,怛逻斯城还有许多要事要安排。” 小吏收到话语就快步离开。 忙完这些事,张大安将这里的卷宗收入一个木箱中,而后放入屋内。 “此番出征你打算留在怛逻斯城?” 屋内也只有一盏油灯点着,这里也很昏暗,张大安听到屋外的话语声,将手中的箱子放下,又提起一旁的油灯应道:“嗯。” 有些事总要有人做,张大安觉得大军在外辎重粮草调度的事宜,也需要他来安排,放眼整个怛逻斯城,也就京兆府能够做到这些事。 而这些年,京兆府这个官衙的职能越来越繁杂。 张大安走出这间土屋,笑道:“无妨,之后的事下官会安排好,刘府尹在前军与下官还需保持人手往来。” 刘仁轨点头,大军在外他这个西域京兆府尹是需要跟随的,运送辎重粮草都需要人手。 张大安又与刘仁轨说了现在怛逻斯城内的布置,包括苦役人手有多少,运输的车有几驾,以及牲口。 说着话,张大安拿出一个布袋从中倒出一些粉色的盐。 刘仁轨捏起一些粉色的结晶道:“这就是在西域也极其罕有的五色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