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建房-《穿越逃荒之夫君养成记事》
            
            
            
                
    第(1/3)页
    三百亩地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就像村长媳妇想的那样,买了地之后,翻地、锄草、沃肥、播种,样样都需要人手。
    豆儿村为何这么穷?
    除了收成不好之外,也有村子里没有大户的原因。
    别的村子里或多或少会有那么一两家土地丰阔,家底丰厚的人家,只有豆儿村,一村的贫农,没一个家有余粮,有存银的人。
    每日挣的那几个子儿,还不够一家人吃用,哪里能省得下来。
    想到这里,他再度回到族长家里。
    刚开口说了他们要买三百亩的地,族长就坐不住了。
    在原地背着手踱步,手里的旱烟抽了又抽。
    “按你说的,他们要是先买地,就让他们留下来,说不得咱们村,这是遇到贵人了”
    老族长今年已经六十有三了,足足比村长大了两辈。
    村子里人普遍短寿,活到五十岁的都是少数,如老族长这般活到花甲的,已经算是长寿,村长心里吐槽族长先前还怀疑人家居心不良,如今却觉得对方是贵人了。
    心里这么想,可不敢说出来顶撞,不然老族长非拿着拐杖追出一里地揍他。
    村长心里也高兴,族长同意了,便回到家里。
    白夏他们还坐着,说了村子里的条件,白夏挑了挑眉,没有作声。
    跟村长交谈的事情交给了余大海,听说要先买地才能收留他们,余大海也没生气,能留下就行。
    当即就跟村长两人商谈起来。
    白夏几人坐得无聊,不由到院子里走走,看着这乡村的山山水水,村民努力劳作,只一眼看去,还是一片破破烂烂的茅草屋。
    比之她曾经住的李家村,还要穷上不少。
    “谁说勤劳致富,单看这村里的境况,若没有什么改变,再是勤劳,怕也是穷一辈子的命”
    白夏摇头感叹。
    古代最难的就是交通不便,信息不通。
    大家没有谋生的出路,偏偏粮食产量还低,又一个劲儿的生娃。
    都说多子多福,这是因为孩子多,才能有更多的人干活,产量低就只能多种,只是这样一来,就得人手多,人手少了,地种不过来,只有饿死的份。
    哪怕如此,一家子有个十几亩,都算是不错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