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相逢偶然,别亦匆匆-《水浒我为王》


    第(2/3)页

    一旁并骑的扈三娘见沈睿略有些闷闷不乐,有意将话题岔开,便说道:“这位武二哥究竟是什么人?你们还没对我说过呢。”

    李瑾微微一笑,正要回话,沈睿却是已经重新提振起精神,抢先开了口:“嫂嫂,我来说。那时候我们······”随即一张嘴巴拉巴拉,说个不停。

    沈睿也是知道,李瑾与扈三娘已经定下了终身,所以在没有扈家人当面的时候,总是叫扈三娘嫂嫂的,扈三娘纠正了他两次,也就没在意了。从她内心来说,自然是欢喜的。

    听沈睿说完,扈三娘叹道:“既是打虎好汉,为人也是义气可信,只可惜,却是为世俗声名所累。”摇了摇头,忽然又转头对李瑾说道,“你将关胜那几个人带上,一路上却又不见你去向他们劝降,打得是什么主意?”

    “关胜这人不光形似其祖,脾气也有几分雷同,又岂能为我三言两语所动?莫如让他亲眼看看,我和山寨的弟兄们做得到底是个什么事业来得更有说服力。”

    “那他要是宁死不从呢?”

    “不会的。”李瑾的自信不光来自关胜原本降了宋江的行为,更来源于与他亲自接触后对他郁郁不得志的心理的了解,“他已在蒲东巡检任上蹉跎日久,其祖何等荣光?活在这种骄傲之下,自身的本事又不在别人之下,他绝不会允许自己就这么籍籍无名地过完后半生。”

    “你就这么有自信?就不怕他一心要为朝廷尽忠吗?”

    “我给他一个建功立业,扬名域外的机会,他若是执意不要,我也认了,只好随他去便是。”虽是对扈三娘这般说,李瑾却是不信关胜到了北地还是执意不降。

    ······

    别过武松,于路再无他事,一路上晓行夜宿,饥餐渴饮,过高唐州、德州、沧州,未免多事,一路都是绕城而走,最多是在小镇、市集采买事物。

    历时十余日,李瑾一行在十一月初到达了白沟河边。

    扈三娘从小到大从未出过远门,连着赶了十多天的路,路上又都是在野外宿营,却是一直没有休息好,此时面上有些掩盖不住的疲态和憔悴神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