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过他是怎么回答来着? 他有些记不清了。 反正现在绝对不能告诉怒火中烧的柳静菡。 ---------- 日子过得飞快,终是即将到了除夕。 因着这一天,整个皇室中人是都要聚集一堂,举行一个家宴的。 即便是亲情单薄的皇族,也不得不估计世俗的常理,表面上装出一副和乐融融的模样。 然而,毕竟是因为太子刚刚薨逝不久,所以这次的家宴,皇上也吩咐了钱贵妃不要用得太过奢华,以简朴为主。 通常,这样的宴会,名义上是家宴,可是也会邀请一些比较亲近的重臣和家眷,一方面是为了显示君臣一家,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对某些臣子示好。 去年,被邀请进皇宫的是秦国公一家,安国公一家。而到了今年,这个名单则换成了靖安侯一家和定国大将军一家。 这样的消息传出来,也成了朝廷中的风向标。人人都知道,得了这样的荣宠,估计靖安侯和定国大将军柳牧是要得到重用了。 柳静菡得了这个消息,心里却是有些忐忑,就去找了秦国公夫人邹氏商量。 说起来,对于这位半路认下的“舅母”,她倒觉得比名义上的父母柳牧和王氏要亲近的多。 “舅母,倒不是我多心,只是我觉得这事情有些过分的蹊跷。说句不中听的话,我父亲,实在是不够资格参加这样的宴会。” 邹氏“噗嗤”一笑,戳了戳她的额头:“哪有你这么说话的。你父亲虽然家世背景一般,但是好歹也是一刀一枪的爬上来的。说到底,在军中还是有几分威严的。” “我倒不是那个意思。只是觉得有些太过突然罢了。我倒是有些不明白皇上的意思了。” 柳静菡也知道自己这话有点太过“大逆不道”了。也是生怕邹氏心里起疑,赶忙自己往回圆。 邹氏轻轻拍了拍柳静菡的手:“我多希望婕儿和你一样,凡事能多想想,这样我也能安心不少了。” “舅母又胡说了。婕儿如今也历练的越发能干了。上次那拍卖会的事情,那杨夫人就跟我交口称道,直夸婕儿样样都好呢。只有您自己才觉得自己的女儿不如人!”柳静菡赶忙安慰道。 “我知道你是一片好心。你是个好的。可是千好万好也有个不好的毛病――你实在是有些过分的杞人忧天了。”邹氏也是真心喜欢柳静菡,就不藏着掖着,直接说了出来。 柳静菡也明白,自己经过了前世的风波和生死之劫,对于信任某些人已经上难上加难。 她如今是宁可错杀,不肯放过了。 “这样的宴会,说起来是多么大的荣光,可是放在明眼人的眼中,也不过是皇上拉拢人的手段罢了。说到底,你父亲再不济也是掌了军中实权多年的一号人物。虽然如今因为边疆安定,被卸了职权,可是如果真的再燃烽火,他也是不二之选。难道皇上不该拉拢?” 柳静菡也知道自己想左了。 她是真心诚意的没把柳牧当成父亲,否则有这样的好事,又怎么会不高兴,反而往不好的方面想呢? 想到这里,柳静菡终于是露出了一丝的笑容。 邹氏端起放在一旁的茶杯,抿了一口,接着笑道:“你当我们这些做女眷的真的愿意争着抢着去吃这顿饭?” “怎么难道不是吗?”柳静菡这倒是有些奇怪了。 “那汤是冷的,菜是凉的。上面有人盯着,旁边有人看着。得是什么样的石头人才能吃得下?所以啊,我去年回来的时候,简直是饿得饥肠辘辘!” 柳静菡先是一愣,可是仔细一想,可不就是这么回事?这几次参加宫宴,顾忌到自己的形象和外人的目光,她是压根不敢吃饱。每次回来都得让青凤再让小厨房下点热面条。 她再一深想,就明白邹氏这是在暗示自己,即便是大臣们自己也并没有把什么宫宴真的放在心上。 真正接近权利中心的人是不会把这区区的除夕宫宴,当成是接近皇权的踏脚石的――这样幼稚的想法只会让他们离皇上越来越远。 皇上这次邀请柳牧,当然是对他的一种抬举,但是绝对不是想柳静菡想的那种一步登天。 柳静菡终于算是释怀了。 她想了想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舅母,都是我胡思乱想,都耽误了你给下人们发对牌了。” 原来柳静菡因为心急,来得实在是太早,居然赶上了邹氏给府里的下人们发对牌的时候。 这到了年关,正是各个府中最繁忙的时刻,她这么横插一杠子,指不定耽误邹氏多少正经事呢! 邹氏笑着说道:“我看你就像是我的亲闺女一样了,哪有母亲会责怪女儿的道理。” 其实邹氏未尝没有结交柳静菡,以便将来她能照应长孙婕的想法。毕竟她的年纪也大了,偏长孙婕有没有兄弟撑腰,所以帮着她找到一个强大而忠实的盟友是迫切需要的。 更何况,柳静菡年纪轻轻就贵为楚王妃,又是个伶俐聪颖的,最重要的是她和长孙婕是真心的交好,也是真心疼爱长孙婕。 当然了她也明白,柳静菡肯定也是为了给楚王找到一个强大的助力。 两厢都是有意,又都是想要真心相处,于是乎才有今日这一番肺腑之言。 柳静菡自然是明白这一番道理的。 所以她也是发自内心的佩服邹氏。 一方面要为女儿的未来操心,一方面又要顾及到夫君的现在。 真可谓是用心良苦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