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很快到了养老院,那是一座皇姑山下的三层楼阁,里外住满了人。 将老爷子安顿好,他们趁着买水果的间隙,在四周闲逛了一会。 此时的家乡,与十年前相比,已经大相径庭,但整体来看,还是一样的配方一样的味道。 从集市回来,山下一座废弃的石粉厂吸引了傅雨辰的注意。 那是早些年庄里的大户炸山炼石时所建的工厂,后来因为违规操作被政府查封了,一直荒废至今。 见他一直在那比划,叶润秋忍不住问了一句,“怎么了?” “感觉那里还不错。”他指了指。 不错? 叶润秋看着锈迹斑斑的铁门和破败不堪的院墙,一脸疑惑地问:“哪里不错了?” 傅雨辰淡淡一笑,“你不感觉那个地方很有潜力吗?” 潜力? “你在开玩笑吗?” “你感觉我在逗你?” “嗯。” “你看。”他隔空划了一横,从工厂连到远处的柏油路,“如果从那通一条道,就可以连上五环。” “有道理。”她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可连上五环又能怎样?”她问。 “作用大了!” 傅雨辰微微收敛笑容,一脸肃然地说道:“虽然这里僻属郊区,但距市区不过十五分钟车程,上高速也只是十分钟。” “所以你想干什么?”叶润秋一脸不解地问道。 “不干什么。” 对上她的目光,他慢条斯理地说道:“只是想在这安个家。” 他认真的样子不像是开玩笑。 安个家? 感觉有些莫名奇妙,可担心他没好话,她并没有多问。 但叶润秋做梦也没想到,他这看似随口一说的戏言,也有一语成谶的那一刻。 两个月后,一个集组装、储存以及中转于一身的小型集散中心在原工厂的基础上拔地而起。 这是芯一在农村市场落建的第一个基站,规模虽小,但五脏俱全。 为了感谢她们一家救助老爷子,傅雨辰还将部分基础建设包给了她的父亲。 剪彩当日,副县长、镇领导以及村干部都齐来庆贺,叶润秋也有幸被邀请过来。 最近一段时间,傅雨辰无疑成了人人口中的大善人,除了帮乡里造桥辅路,还捐赠了一批数量可观的服务型机器人:有教育教学的,有寻病问诊的,还有迎客送宾的...... 叶润秋对他这个行为颇为赞许,在致辞中也特别提道:“虽然这些机器人无法解决农村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但它的出现却为乡村生活注入了活力,同时也为僻处乡村的孩子们点亮了一盏心灯。” 庆典过后,傅雨辰带他们在内场参观了一番。 一进去,眼前之景让人耳目一新—— 现代化的建设融合了传统艺术的元素,取代了钢筋混凝土的传统构架,使得整个基站充斥着人文科学的气息,极尽雕琢,又不失婉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