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东陵烁知道楚南玥之计,便称赞道:“楚将军用计愈发精巧了。孟源自己大概也是刚反应过来,他在父皇面前说出的关于你的话,父皇都不会信了。” 孟源原本是躲在暗地里,不知何时就会出现,并且会针对楚南玥。 以兵部的势力,与楚南玥对比,那楚南玥确实是毫无优势可言。 可楚南玥这一计,反而主动地把孟源引到明处。将自己与孟源的矛盾摆到台面上来。 而这矛盾,在皇帝与朝臣看来,并非私人矛盾。 就连孟源自己都无法否认,他确确实实违背了规制,朝中的任何一位大臣都可以以此向皇帝进谏。 而进谏的大臣,变为楚南玥时,意义却完全不同了。 因为楚南玥与孟源的矛盾激化到了一定程度,让皇帝因此留有了深刻印象。 楚南玥更是在朝堂之上,为孟源求情,以此显示出楚南玥的一心为公。 而至于孟源,却与楚南玥的做法完全相反。孟源与皇帝在御书房商议国事之事,不掩饰对楚南玥的敌意,甚至公然出口,猜忌楚南玥对皇帝的忠心。 这无疑犯了皇帝的忌讳。 皇帝即使是心地仁慈的明君,对待孟源时,纵然不顾其他,也会在孟源再次开口提及楚南玥时,多想一想,提防着孟源的用意。 因为在皇帝看来,秉公耿直的楚南玥,无疑是在孟源私自将府邸扩建的问题上,得罪了孟源。 楚南玥并无什么自己的靠山与势力,却仍为了东陵朝廷的风气而大胆地开了口。 既然皇帝在其他事上,对孟源还算满意,但在孟源与楚南玥的问题上,终究有了心结。 于是无论孟源口中的楚南玥如何,皇帝都再不会选择相信孟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