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买书、求学路上的花费,更是难以计数。 此人名叫沈括,是宋代的一位传奇人物,也是一位超级学者。 世人或许只知道他著作的《梦溪笔谈》,这本书里面就有他的一些中药方与大量中药药理知识。其实,他更早著作的《沈存中良方》一书,也是一部非常有名的医学著作。 李权之所以一下就想到了沈括,是因为此人把法象药理与药性归经的理论,进行了深度剖析。 正好那个时代,药理学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 这也成就了沈括。 时事造英雄,其实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 “等会中午吃饭的时候,我正好可以去图书室找找沈括的医书。争取在这一个月时间内,把中药药理类的神医技学到手。哪怕只学一门,也能从容把中医执业医师证考过去。以后再也不必受制于任何人。” 李权也是一个果敢、有魄力的人。 康自全在他面前拿着中医执业医师证当筹码,耀武扬威,直接把他的傲气给引爆了。 求人不如求己。 自己考一个。 康自全被他赶走了,现场没有一位上级医师在场,这可不好办。 “胡月儿,今天有血液病患者吗?”李权问道。 “有一位!罗医师已经安排做检查去了。” 胡月儿在李权没有到达中医门诊室之前,一直在负责给排队的病人编号、摸底排查。 所以对所有的求诊病人情况基本上都有一个粗略了解。 “这样好了,你过去告诉罗医师,让他到这边来坐诊。反正血液病人也就那么一两位。今天就说医师忙不过来,安排他们到中医骨科门诊这边诊治好了。” 李权想了想,做出了新的安排。 缩减科室肯定不行。 今天特事特办。 一会把这里的情况向刘教授汇报,然后把康自然踢出去,李权再挑选一位新的医师进来。 这次选人,李权肯定要吸取教训,一定要先与对方见个面,了解之后再确定人选。 绝不能再选一个像康自全那样的草包过来。 草包也就算了,还拿着一张中医执业医师证当王牌,以为没了他就不行。李权真是气都被气死了。 …… 罗医师很快就过来了。 陈霞留在那边撑个门面,跟病人解释。 听说了康自全的事情后,罗医师也是非常气愤。 中医科室成立之初的几个原班人马,都是非常团结友爱。康自全一个新来的医师,对李权不敬,更是直接耍医师权威,要开了护士胡月儿,真以为他自己是谁? 没过多久,那个孙女从沙发上摔下来,把手腕摔到气肿的妇女回来了。 “李医师,这是我孙女照的x光片,请您费心看看。” 中年妇女的一颗心一直是悬着的。 带着孙女在家犯了这么大的事,儿子儿媳下班回来,她不好交代呀。 要是摔成了残废什么的,那就更麻烦。 她自己也会内疚一辈子。 “嗯,情况不是特别严重。手法正骨复位就能治好。不过由于有气肿现象,可能还需要配合针灸与推拿一起治疗。现场治疗过后,你拿些药就能回家。” 李权看过片子后,给出了诊断意见与治疗方案。 “行行行,多少钱都可以,只要能治好我的宝贝孙女。” 孩子的奶奶听了李权的话以后,心头悬着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您孙女的这个情况呀,也就幸好找到了我这里。因为孩子特别小,做手术的话遭罪啊。另外,我这里中医疗法,价格非常便宜。有医保的话,还以报销不少呢。” 李权知道孩子的奶奶也不容易,温声安慰着老人。 待得孩子的奶奶交完费,他开始给孩子治疗。 一岁的小女孩,骨头、皮肤都非常稚嫩,治疗难度极高。 好在李权的医术极为厉害,经验丰富,倒也无惧。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治完这个小女孩,他的骨疗术就该升到大师境了。 “小朋友,乖,叔叔给你治疗时有一点点痛,不哭哦!” 李权逗着小女孩的同时,已经抓住她稚嫩的小手。 太嫩了,太脆弱了,他不得不小心翼翼。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