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第二天,县衙果然来人,村长和秦斯唐老大到村口去迎。 来的是衙中主簿,“听说有一户亩产可达近五百斤,是真的?” 村长擦了擦额上的汗,“正是您身边的这户人家,这是户主,姓唐,您叫唐老大就成,这是他家赘婿,秦斯,是个童生相公。” 主簿恍然,“之前听说董夫子有位学生是赘婿,应该就是你了吧?” “学生见过大人。”秦斯行了一礼。 “嗯,是一表人才,走吧,先去看看你们家的粮食。”主簿温声道。 秦斯是在陈县令跟前儿露过脸说过话的,再加上董夫子和陈县令也有交情,主簿自然不会冷着脸色。 村里人都远远地看着,见县衙的人进了唐家,不由得感叹,“今年唐家是大发了。” “等到秋日收大豆和水田,又是一大笔进项,拿了钱再去买田,那还不是钱滚钱!” “何止呢,你们忘了他家还有食肆和城里的卤味摊子?都是每天能见着钱的,要么说读书有用呢,自打他家招了这赘婿,日子更好了。” “不成,得让他们把那肥料告诉咱们啊。” “秦相公一早就说了,这法子他不藏私,等县衙的大老爷们看过就告诉咱们,水田和豆子的都告诉。”赵全马上道。 他现在无比庆幸自己赶早了一趟,这粮食也太多了,跟白送一样!谁看了能不眼热? 唐家,主簿亲自看了粮食过称,再一算,果然是四百八十斤,还抹掉了零头,不由得连声道好,“秦相公,你随我去趟城里,将这法子呈报给大人。” 秦斯从怀里取出纸张,“肥田法已经细细地记下了。” “好,好,不过你还是跟我去一趟更好,走吧。”主簿仔细收了叮嘱道。 秦斯只得收拾了一下自己,跟他一起去城里。 没想到还要作报告,不过也行,他本就是亲力亲为,说来更详细。 陈县令听闻人来,把秦斯叫到书房,未曾想董夫子也在。 秦斯心里暗松口气。 有人撑腰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