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血债-《红鸾记》
第(2/3)页
“太妃呢?”
“棺椁停在里头,平王殿下和昭王殿下在守着,皇上只让其他人进来祭拜一下就都打发了……”兰宇说完,看到她红彤彤的眼睛,想了想,跟门口的护卫说了几句,到底是将她放了进来。
才进来,就看到正出来的陈老太爷和胡太医一起朝这儿走来。
二人看到她,再看看陈言袖,只是一声叹息。
“如意,柔嘉贵妃在里头,一会儿别失了礼数。”陈老太爷细心嘱咐道。
魏如意点点头,早就做好了老太妃随时会走的准备,她纵然伤心也不至于乱了分寸,只是没想到,上次匆匆一见,竟是永别。
她跟陈言袖一起到的灵堂,柔嘉贵妃一身缟素坐在旁边,平王和昭王一起站在一侧,瞧见她来,几人都有些惊讶。
不过柔嘉贵妃已经听姜宴说起过缘由了,即便魏如意来得这样迟,她也不会怪罪,只吩咐人扶着她行了礼,才道:“老太妃走的时候没受什么苦,你也别太伤心,否则她老人家在天上看着也要担心了。”
魏如意点点头,又朝她行了礼。
离开时,她看着那黑漆漆的棺木,想着眉目慈和的老太妃永远的躺在了里面,心中一阵绞痛,强撑着忍了下来,才面无血色的由陈言袖扶着出去了。
出来时,老嬷嬷在门口等候着。
几日不见,老嬷嬷的头发更白了,脸上的皱纹又新添了几条,利落干净的素衣穿在身上,只让人觉得她越发的瘦了。
“嬷嬷……”
魏如意唤她,她也慈爱一笑,悄悄放了个东西在她手心里:“这是老太妃诵经时常用的念珠,她说等她走了,就让奴婢交给您,这念珠她也念了几十年了,想来也该有些福缘在里头。”
魏如意紧紧抓着这念珠,越发的难受。
陈言袖看着悲恸的她,想着她的亲祖母,只是无奈的扶着她回去了。
一整个晚上,魏如意都似丢了魂魄一般,躺在床上,眼睛也闭不上直流眼泪,直到第二天身体的力气都耗尽了,才终于睡着了。
梦里,她感觉到有熟悉的气息靠近,轻轻抚着她的脸颊,但等她想挣扎着抓住时,那气息又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如此混沌过了两日,待老太妃下葬,她才终于从悲伤里挣扎了出来。
她坐在门口,看着乌云慢慢遮蔽了太阳,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来,伸手想要去接,就听得一道柔和的笑声传来:“不知道的,还以为如意真是生了一场大病了,瞧瞧这瘦的,都跟路边那小树苗似得了。”
听到这声音,魏如意扭头便看到了一起而来的姜宴。
他们都撤换下了孝服,虽然也素净,但不似之前那般寡淡了。
楼衍只淡淡看着她,道:“起来,带你去个地方。”
“八月了,荷花都谢了,江南也没有好风景了。”魏如意眼眶湿湿的望着他。
楼衍心中微动,也不管有人在场,走到她跟前来,朝她伸出手:“跟我来。”
魏如意看着他伸到面前的手,以前她多想他这样主动亲近自己啊,可现在因为老太妃的事儿,她气他。她知道他是为自己好,可万一自己能救下老太妃呢,万一……
她的万一还没想完,楼衍俯身便将她抱在了怀里,也不管旁人惊愕的眼神,也不管魏如意是不是要挣扎,只紧紧将她抱着,跟阿忠道:“备车。”
“是!”
阿忠连忙去办,姜宴看着这一幕,心上犹如扎了针,只安抚魏如意道:“如意,小衍想了许久才那样决定的。”
魏如意瞪楼衍,楼衍不理她。
就这样,她被直接抱进了马车里。
“你要带我去哪里?”
“我心里,去吗?”楼衍问她。
魏如意喉头噎住,马车已经跑了起来。
马车跑得快了些,十分颠簸,楼衍便将她小心的放在怀里,宁可自己磕在马车上也不让她磕碰着了。
就这样,一路无话,直到马车终于停下。
马车停下时,外头的雨又大了些,魏如意看楼衍还要继续抱着她,才忙道:“我自己走。”
“叫我什么?”楼衍问她。
魏如意微微珉唇:“国师大人!”
楼衍冷哼一声,抱着她就出去了。
他虽不会功夫,可身为男人,力气要比魏如意所想的大得多。
稳稳抱着她下了马车后,魏如意才看到,面前是之前他带自己来过的小茅屋,上次还有个糟老头在这儿炖肉汤呢。
“来这里做什么?”魏如意又问他。
楼衍不理她。
魏如意咬牙:“衍哥哥……”
“见师尊。”楼衍睨她一眼,这才开口,一路抱着她到了茅屋里头,还没有放她下来的意思。
魏如意看到已经坐在里头的糟老头和另一个半死不活的老头,小脸微红,忙轻轻扯了下楼衍的衣襟,示意他放自己下来,但楼衍不为所动。
魏如意彻底妥协了,小声道:“衍哥哥,放我下来。”
楼衍这才如她所愿,将她放在了一侧。
之前的二师父瞧见这幅场景,跟旁边的老头道:“你瞧瞧,我就说小衍转了性子,我给他的男宠不要,美人也不要,竟要个黄毛丫头。”
魏如意没心思跟他斗嘴,那另一位老者却只是和蔼的笑了笑,示意魏如意坐下:“小丫头,当初太妃赠与你的那个金镯子,你可带在身上?”
魏如意没想到他忽然提起这个,从袖子里将镯子拿了出来给他。
老者拿过来看了看后,才道:“她是真心疼你,这镯子竟也给了你。既然你们现在还没难处,这镯子你暂时就带在身上吧。”
魏如意听得莫名其妙,楼衍却深深看了眼这镯子,才道:“师尊此番下山,可还有别的吩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