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王上!王上!!” 书房内,嬴政听到动静,转过身看向那急匆匆走来的宦官,一同在书房内的王翦、腾老将军等人,在摇头叹息间,也注意到神色慌张的宦官走到嬴政面前。 所有人都有些疑惑,这又是出了什么事情,让这宦官如此着急的模样。 “王上,大捷!大捷!!!” 宦官跪在地上,双手捧起一卷竹简,嘴里不断说着大捷二字。 “大捷?” 嬴政闻言眉头紧锁,愈发疑惑,何人大捷? “大捷?” “大捷??” 不仅仅是嬴政,蒙武、辛胜、王翦等人,也露出诧异的神情。 “白衍将军大捷,于蒲隧大胜楚军……” 宦官激动的说道。 而宦官的话方才说出口,刹那间,嬴政整个人都愣在原地,随后神情大变,顾不得一旁的韩谒者,也不等蒙恬等人。 在书房内所有人的注视下,不等宦官说完接下来的话,身穿黑色王服的嬴政,托着黑色长服,快步从众人身旁走过,来到宦官面前后一把拿起竹简,打开看起来。 安静的书房中。 王翦、蒙武、辛胜、腾老将军、尉缭等一众秦国大臣,足足二十多人,全都一脸诧异的看向彼此。 方才宦官居然说是白衍大胜! 这怎么可能? 昌平君明明已经准备好方圆阵,楚军有方圆阵的情况下,他们那么多人,不,是整个咸阳,乃至更多地方的所有人,都没办法破解方圆阵。 白衍怎么可能胜楚军,莫非昌平君不在蒲隧? 随着这个念头,几乎所有老将军都忍不住摇摇头,按道理不可能才是,他们已经算过,项燕一旦分兵,留守的楚军主将,定是昌平君。 除了昌平君,没有第二个人选,毕竟方圆阵的事情无一人所知,连姚贾都不曾得到细作消息,这足以证明知晓方圆阵的人,在楚国寥寥无几,况且以昌平君的地位,也是不二人选! 可若是昌平君在,怎会传来白衍大捷的消息。 “善!善!善呐!!!彩!大彩!先王拥武安!寡人有武烈!传令……” 正当所有老将军思索之际,嬴政看着竹简,颤颤巍巍的双手满是激动,双眼微微泛红,看过两遍后,突然转过身,看向韩谒者。 “白衍归来之日,寡人要去灞上相迎!不,寡人亲自前去武关,迎白衍归秦!” 嬴政轻声一字一句的下令道,整个人都处于亢奋的神情,满是激动。 书房内的所有大臣,听到武烈二字,就立即知道嬴政说的是白衍,昔日灭魏后,白衍承天受梦,寻得九州鼎,献于嬴政。 立如此大功,自古无二,即使朝中文武百官、秦国大臣、嬴氏宗亲,几乎所有人对于嬴政要为白衍封君的举动,都无法反驳。 有功安民曰烈,以武立功秉德尊业曰烈! 为赞誉在上郡高奴的举动,以及阏与、雁门掠卖之事,武烈!便是在秦国所有侍郎,以及文武百官的商议下,在嬴政最终决定后,给白衍封君后的君称。 不过因白衍领兵灭魏后,就继续带着秦国大军攻打曲阜,进而南下楚国腹地,不管是给白衍的赏赐,还是君称,都还没有亲自封给白衍。 “武关?” “武关!!!” 听到嬴政要去武关迎接白衍归秦,别说王翦、蒙武等人,就是李斯、冯去疾,以及回到咸阳的赢侃,全都愣住了,满是吃惊的对视一眼,继而纷纷看向尉缭。 这份待遇,即便是当初尉缭、以及那逃离秦国的魏辙都不曾有过。 白衍大捷,嬴政要亲自去武关相迎?这…… 不对。 若是简单的大胜绝不至此…… 思索间,一个念头缓缓浮现在众人心中,看向嬴政手里拿着的竹简,所有人的眼神,瞬间出现变化,一个让所有人震惊的念头悄然出现在众人脑海里。 所有人吃惊之余,又满是不解。 “诺!” 韩谒者听到嬴政的话,连忙领命。 “王上,白衍将军大胜,莫不是……” 王翦看着韩谒者接令后,忍不住看向嬴政开口询问,随后与其他人对视一眼。 嬴政听到王翦的询问转过头,兴奋之余,目光扫视着所有人。 “白衍统领秦军,与楚军于蒲隧交战!楚军败,秦军大胜!” 嬴政在众人的注视下,一脸感慨的说道:“叛臣昌平君,不愿降秦,白衍斩,另斩楚将十余人!” 嬴政说这句话时,心中满是痛快,整个人仿佛卸下千斤重担一般,心里一直憋着的那口气,终于吐出去,可以轻轻松松的呼吸着。 昌平君,这个曾经背叛秦国的秦国右丞相,让嬴政曾经活生生气晕过去的人,也是让嬴政受辱,让二十万秦军战死,让白衍以及麾下秦军精锐,差点全部死在楚东的人。 如今,昌平君终于死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