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章 识实务者-《铁翼鹰扬》
第(2/3)页
当张作霖做出使有奉军官兵们松了一口气的决定后,他自己的心中也为之一轻。电报发出不久,正如同圣经当中所说一样——你如真心悔改,我必搭救于你!回来的电报使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将军所为,实在善莫大焉,观过去之过,而究今日之功德,其心可明矣。请将军除维持治安所需军队之外,立即集合所有奉军士兵于驻地之中,并收缴武器集中封存。完事之后,请即携令公子少帅学良乘船过来山东,与将军共商国之大计。
至于将军前罪,为了维护国法之尊严而必判,今日之功勋则必可功过相抵,请尽可放心!”
接到这封电报,张作霖算是吃了棵定心丸。至于心中所想,不过是想知道如果去了山东,对方会如何对他。至于不去或者打仗,他知道对方是个“嗜杀”之人,对于这个要杀尽4万万同胞当中害群之马的人,还是不要去挑战他的耐性比较好。
甚至,唐云扬原本是打算在东北要大大的杀一番人的,这里面不但包括奉军当中,率部抵抗的将领,管他有没有名,死了不过都是枯骨一堆。
另外,就是东北几乎无所不大的土匪,对付这些人,原本是打算从城内的眼线做起,然后逐步剿灭,可是如果有张作霖这曾经的胡子头来做这件事,想必自然只有更好。
既然,张作霖打算不打,那么东北的战事也就没有什么值得过多叙述的事情。除过其后的剿匪之战外。
剿匪之战,是有张作霖手下诸如马占山之流的胡子出身的军官参加之下,加之城内使用那种“交待活命政策”的高压之下,配属“鹰眼”的监视与特种作战,剿灭土匪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
另外,城中大批开工的企业,则提供了更好的、在法制控制下公平生活的可能,也就没什么人愿意去当土匪,钻山林、睡雪窝。如果说要套句儒家的治国理念的话,就是“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贪、和无寡、安无倾!”
关于解决东北事情的南线作战共计四个师,两个空中突击师用“陨石”运载取锦州、两个轻装师前出长春以南,随后,一个轻装师向北拿下哈尔滨,一个师南下,与空中突击师会攻沈阳,彻底终结奉军对东北的统治。
既然张作霖听从了少帅张学良的话,作了“识实务者”省却了项下一刀,那么这仗也就不必再打。两个轻装师的任务改变,他们将一直向北,前出到鸡冠处的鸭绿江畔,配合解决东北的事务的南线部队,向俄国发动进攻。
“一起看首发,请支持正版阅读,支持作者创作”不笑生a群:35761481;邮箱:。
所谓的南线集群,是由“幽灵舰长”卢克纳尔伯爵率领下的海军主力舰队。包括已经在连日连夜赶工下完成“李靖号”航空母舰,整个舰队的载机数量达到460架飞机,这已经超过了俄国远东飞机总数的4倍以上。
如果再论及质量优势的话,这个数字还应该乘个10。毕竟俄国人在一战当中,对于飞机是相当陌生的,他们除过自法国、英国购买的一些老式飞机之外,他们的飞行员当中,也鲜有里希特霍芬式的教官。
因此,虽然地面部队不过仅仅只有两个海军陆战队师,但他们的立体攻击,又哪里是只完全老式的,由沙皇俄**队转型过来的军队可以抗衡得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