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实干家【第六更!求订阅!】62/111-《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第(2/3)页

    所以他坚决的不同意。

    没想到这事儿让司马北知道了。

    “有。”

    柳铭淇一边回答,一边思索着问题。

    司马北又不是没事干,为什么会关注这个。

    难道是……

    少年的念头刚刚浮现出来,司马北果然就道:“既然京城的百姓们不愿意,就让蜂窝煤工坊迁移到我们新野县来吧!我们这里老百姓吃苦耐劳,而且每天的工钱又低,保证比京城的好。”

    你这话要敢在京城说,非得被打死不可。

    柳铭淇和声道:“这点好处还不足以让我被打动,京城才是我的根,我没有理由照顾外面的人,不照顾身边的人。”

    “其实我们新野真的比他们好。”司马北道:“别的不提,我们的交通优势就很大。上次您发往湖北湖南的蜂窝煤,从京城过来到我们这里都要三天时间,更别说再到湖南湖北了。

    而在新野这边生产,不但更加便宜,而且还更加便捷,从我们这里到襄阳,快马加鞭不过是一天就能抵达,即便是到湖南的张家界,四天五天就到了,这多节约时间啊?路途成本也节约了,不是吗?”

    “对!”

    柳铭淇认真的点头:“你说的都对。”

    “既然好处这么多,所谓的照顾京城老百姓,也就无从谈起了。”司马北道,“反正您觉得煤炭灰尘会污染空气,让人们的呼吸受到影响,得疾病。我们新野这边的民众不怕。”

    “嗯?”

    柳铭淇望向了他。

    不对啊。

    你法家之人,不是该爱民如子吗?

    怎么明知道这是污染环境和空气,对子孙后代不利的事情,却要抢着来做呢?

    察觉到了柳铭淇的眼神,司马北苦笑着道:“您别看着我,现在许多老百姓连饭都吃不起,哪里还管什么污染空气?管什么煤炭灰尘吸多了会让人得病?”

    司马北说的这些话,全都是柳铭淇说的。

    少年既是在跟那些干活儿的人解释,为什么要搬迁很远,又是在跟京城的人们普及一下健康知识。

    可惜没有多少人相信。

    或者准确的说没有多少人当回事儿。

    穷人只关心吃喝。

    富人也只关心享乐。

    这些生病的事情,等得病了再说吧。

    没想到远在新野的司马北会去了解这些,而且听他的说话,好像也认同柳铭淇的观点。

    “你不觉得我这样是小题大做?”柳铭淇反问他道。

    “如果为了老百姓好,都是小题大做了,我宁愿这样的小题大做多一点。”司马北很耿直的道。

    少年笑了,“不过司马县令,我可是听你的人说了,你挖掘了水渠,开拓了数十万亩土地给民众们种地,让他们免费耕种五年,五年之后再谈买卖。新野县应该人口不到三十万吧?你还有那么多穷苦老百姓要安置?”

    蜂窝煤工坊好不好?

    当然好!

    别说是现在,就算是到了现代二十一世纪,能解决几万人就业的,甭管什么企业,都是好企业。

    难道有污染就不做了?

    愚昧!

    那我国的那些煤矿企业、矿山开采企业是怎么活下来的?

    柳铭淇的蜂窝煤工坊给的酬劳又很高,这么两三万人的干活儿下来,足以养活自己的家人差不多十几万人。

    新野才多大?

    能解决十几万人的生活,那是多么大的事情?

    别说是新野了,就是襄阳、南阳、许昌等等周边的府城,这十几万人的份额都显得不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