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地势优越是加分项【第一更!求订阅!】-《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第(2/3)页

    甚至于它距离湖北东北重镇随州,也才不过三百来里路。

    这基本上就覆盖了湖北的西部和北部了。

    然后从新野到湖北的宜昌是六百五十里路,也就是荆门下去两百五十里,两天半的时间稳稳能到。

    到宜昌是什么意思呢?

    宜昌是长江交通线的重要枢纽之一。

    从这里南下可以通过水路一路到荆州、岳阳、黄冈、九江。

    从这里往西边走,就能通过三峡进入四川。

    其实现在朝廷给西康运输的大量蜂窝煤,就是走的这条线路。

    如果在新野县设立蜂窝煤工坊,那么到西康的路程至少就要节约三天时间。

    三天的时间可不短,这还不算各种沿途的消耗。

    这对于一个古代王朝来说,就是非常重要的节省了。

    实际上按照这个情况,把蜂窝煤工坊建立在宜昌是最好的。

    但宜昌已经到了湖北的中心位置,而新野县却是在京畿地区。

    相对于外面来说,新野县更加容易管理一些,出了什么事情柳铭淇还能亲自赶过来处理。

    如果是在宜昌的话,柳铭淇还不能过去,只能靠田荣和池三他们。

    并且司马北这个人做事干练,又是法家学子,非常得柳铭淇的心意,如果让柳铭淇选择的话,自然愿意选择新野县。

    实际上柳铭淇早就想要更远的搬迁了。

    让京城的老百姓们每天奔波三四个小时,就相当于让一个打工仔从燕郊一直到首都西面儿去上班一样苦命。

    通勤时间过长的那种痛苦,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有时候他们宁愿自己多加一点班,然后出门骑个共享自行车十几分钟便能回家吃饭睡觉,也不愿大量的时间消耗在没有意义的通勤上面。

    不用担心京城民众的生活问题。

    以后裕王府的生意那么多,工坊一定越来越多,他们不愁得不到好的工作。

    再说了,以前没有裕王府的时候,难道他们就不过日子了?

    裕王府的工坊,还是要按照实际需要来安置。

    不过这古代版的招商引资,也得给我不少的好处吧?

    不能光凭你一张嘴,我就来到新野县来解决你的大问题。

    还得要有足够的理由和优势,才能吸引这个超级大工坊入驻的。

    别的不提,这煤炭怎么运输过来,你总得帮我想想办法吧?

    从山西晋城到帝京府不过是四百里路,两天肯定走完。

    运城稍微远了一些,是八百里,但人家运城恰好就和帝京府一样,在黄河水道上面,从水道运输更是便捷快速。

    这也是蜂窝煤工坊能源源不断生产的重要保障。

    但无论是从晋城,还是从运城,到新野可都变成了八百、一千多里路啊!

    这么长的交通距离增加,是很耗费资金的,也会让那边的煤炭调派出现偏差,不像是以前全部运到京城那么方便。

    “三儿。”

    柳铭淇睁开了眼睛,问道:“刚才我跟你说的新野县想要做蜂窝煤的事情,你怎么看?”

    池三先前也在思考之中,闻言道:“我觉得还行,他们这里位置很方便,许多商人都喜欢来这里中转。如果是往两湖和西南三省运送,比起京城要方便太多了。”

    “那么你觉得如果搬迁到了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什么?”柳铭淇继续问道。

    “很简单嘛,就是怎么样来保障裕王府的利益。”池三不愧是柳铭淇的铁杆小弟,想的都和柳铭淇差不多:“首先我们的地方旁边,就得有巡捕衙门在。新野县虽然小,可是上百个巡捕们应该在周围巡逻,以防什么意外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