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陈以勤试过的,你要是敢学老学究、老酸儒给朱翊钧摆脸色,他二话不说,拂袖就走。 性子比你还要刚直。 伱要是客客气气,持之以礼,他比你还要客气,还要守学生之礼。 好吧,陈以勤就当天才都是这样桀骜不驯的性格。 在课堂上坐下,朱翊钧先开口:“先生,今天讲授什么功课?” “今天继续讲《资治通鉴》,说唐史。天宝年间,安史之乱,前唐由盛转衰,然后藩镇林立,宦官专横,武夫弄权 今日,我们讲一讲安史之乱。太孙殿下,你说说安史之乱,起源何在?” 陈以勤知道,想要降服天才,必须拿出真材实料来。 于是他虚心向张居正、李春芳、赵贞吉等人请教,几经思考,决心从史书开始。 让陈以勤做出这项改变的,是他几天前与朱翊钧的一次对话。 当时陈以勤给朱翊钧讲朱子所著的《四书章句集注》的中庸章句。 朱翊钧学着学着开始打瞌睡,陈以勤勃然大怒,要朱翊钧默抄中庸章句一遍。 朱翊钧也不恼,只是淡淡地问,“先生,教我《四书章句集注》,是想让我学什么?” 陈以勤奋然道:“叫你知圣贤道理。” 朱翊钧不屑道:“圣贤道理?太祖下诏,定其为科试内容,它才被叫为圣贤道理。难道圣贤道理跟科试有关?” 陈以勤气急败坏地说道:“圣贤道理乃圣人所言,通彻天地,教化万物.” 朱翊钧淡笑问道:“圣人道理通彻天地,从他游学列国开始,教化万物,到现在都上千年了,教化出什么来?” 陈以勤气得直喘气,朱翊钧继续说道:“当然了,你们可以说,是世人没有遵循圣人教诲,做不到圣贤道理的标准,才有此伤风败俗、乱纪违律之事。 既然是做不到的道理,那这道理还有什么意义?” 陈以勤被这一句话震得有点愣住了。 做不到的道理,这道理还有什么意义? 陈以勤等心怀大志的饱学之士们,也有过苦恼。 这么好的圣贤道理,要是人人遵循,天下早就大同了。 可偏偏为什么天下人就不能好好地去学,去遵循呢? 今天突然朱翊钧这一句,就像在陈以勤心里敲了一声铜罄。 会不会圣贤道理是好,就是标准太高了,只有少数人能做到,大部分人很难做到。 想到这里,陈以勤口气软了下来,说:“太孙身为隔代储君,还是要懂得一些圣贤道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