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马驿是六十到八十里,水驿是一百到一百二十里。 急递铺起源于前宋,那时叫“急脚递”。 国朝继承了这一制度,并将其发扬光大。 “急递铺,凡十里设一铺”,专门用来投递军情政令等急件。 张居正知道,实际中限于地形因素,并非如整齐此划一,八里铺、二十里铺甚至三十里铺,各地都有。 递运所是国朝首创,其实就是把前元驿站中的牛、骡、驴、驼等几种站单独析出而设。 国朝废除了前宋的转运司,所以地方没有统一的递运部门,所有的解运都是以州县为单位分开递运。 国朝初年,以各地卫所的驻军来运送。 后来太祖皇帝发现这样容易影响地方戍军的战斗力,所以单独设立了递运所,每个城池一处。 王徐寨驿站刘驿丞肥头大耳,看样子过得挺滋润的。 几位驿卒一水的黑瘦干枯,就跟熬干的干柴一样。 张居正问话,刘驿丞的答话很得体,迎来送往得多了,颇有见识。 其余驿卒就胆怯懦弱,结结巴巴,含含糊糊,不知道说些什么。 张居正知道,国朝所有驿站名义上都归兵马车驾司,但实际上“支直于府若州县,而籍其出入”。 也就是驿站官吏都被甩给所在府县,费用支出也由府县承担。 国朝的财税制度稀烂,驿站所有的费用,朝廷根本不管。 顶雷的地方官府怎么办?只好加以摊派。 然后就是一笔糊涂账。 张居正问了十几句话,把驿站的情况摸了一遍,说道:“刘驿丞,把驿验簿子拿来。” 刘驿丞一愣,难道巡抚老爷要查账? 查账他也不怕! 大明急递铺只管送急信,递运所只管解运货物,只有水马驿有接待往来行人的职能。 但水马驿也不是阿猫阿狗能住的,你必须有兵部车驾司颂发的驿符,上面写明你的身份,要去哪里干什么,经过哪里等信息。 然后拿着这个驿符,一路住驿站,包吃包住。 驿验簿子就是驿站驿丞验过驿符无误,登记在册,注明住了几天,吃了几餐,用了钱粮几何,需要去跟县州官府报账的。 刘驿丞吃得这么肥润,从来不在驿验簿子上造假,只是掺水而已。 主仆三人,他写五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