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翊钧走下台阶,在众人面前来回走动着。 “有人说,商号店铺要换个掌柜的,都要召集伙计们好好合计一下,公推一位深孚众望的人选出来。 现在朝廷要增补一位阁老,为何不让百官合议公推呢? 说得有道理,说明有些官员很有主人翁精神,不像有些官员,说按照太祖皇帝制定的官制,文武百官都是我老朱家的长工。” 众人默然不语,大家都习惯了太子殿下时常出惊人之语。 “只是孤有些好奇,合议公推,以什么为标准。 这位要推举高尚书,那位要推举赵中丞。这几位说翰林院张掌院才高八斗,学识渊博;那几位说大理院邹正卿公正无私,刚直中正。 听说那些人吵了几天几夜没个结果。 孤很好奇,呈报上来的这几位人选,到底是以什么为标准推选出来的?嗓门大?又或者人多?呵呵。” 朱翊钧笑了几声,殿上众臣们却都笑不起来。 太子殿下的话还是那么犀利,鞭辟入里,让人心里堵得慌。 朱翊钧清朗的声音还在继续:“只是诸位议论得这么热火朝天,就没有想一想,阁老的职责到底是什么? 参预机务,襄助理政,票拟建议,奉命拟诏。” 朱翊钧一字一顿地说道,声音在太极殿回响着。 “听明白了吗?内阁阁老是君上的咨政顾问,奉君上之命,先览六部、五寺、两院和地方的奏章,再给出意见,供君定夺。” 朱翊钧的目光在众人的脸上一一扫过,突然长叹了一口气。 “只是给孤选一两位秘书顾问,满朝闹得沸沸扬扬,吵得不可开交,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们在公推丞相呢!” 公推丞相? 众臣的心里仿佛都听到叮的一声铜罄声。 殿下,你这是在敲打我们呢还是在敲打我们啊? “陈矩,念念,六部五寺两院,还有地方,推举了哪些人?” “是,殿下!” 陈矩拿出一份题本,大声念道:“百官共公推出十二位内阁阁老增补人选,户部尚书高拱、翰林院掌院学士张四维、都察院左都御史赵贞吉、礼部尚书高仪、大理院正卿邹应龙.” 朱翊钧点点头,“十二位深孚众望的人选啊,可是内阁要不了这么多阁老,坐不下啊,孤也不需要这么多的顾问秘书,怎么办? 要不要在太极殿上再议一议?” 众臣心里呵呵一笑,我们绝不会上当! 公推丞相! 你都说出这样的话来,我们还敢在太极殿上合议公推吗? 想死啊! 祖制啊! 这是我们经常用来“劝阻和规范”皇帝的旗号和理由啊,我们绝不会让这发回旋镖打中自己! 高拱上前一步,拱手自信满满地说道:“殿下,臣等请殿下乾纲独断!” “乾纲独断?这会终于记得叫孤乾纲独断了?” 听着朱翊钧阴阳怪气的话,众臣纷纷在心里嘀咕,真不愧是先皇的好圣孙啊,这说话神态语气,不能说很像,只能说是跟先皇嘉靖帝一模一样。 朱翊钧把众臣讥讽一番后,当即说道:“好!那孤就定都察院左都御史赵贞吉和户部尚书高拱入阁,本职不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