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可是翻看他们自古到今编写的故事,什么卧冰求鲤、埋儿奉母,什么孝子故事,全是狗屁。 这样的孝子故事,哪个小孩读完心里不怕? 怕自己还小的时候,父亲想做孝子,把自己给埋了。 怕自己长大了,母亲生病,然后世人逼着自己做孝子,去卧冰求鲤。然后鲤鱼在冰下面逍遥游走,自己在冰上成了硬坨坨。 皇上说,管仲临死前,告诫齐桓公疏远易牙、竖刁、卫公子启方。 齐桓公不解,认为易牙烹亲子以全自己口欲;竖刁自阉以求近身侍奉自己;启方侍奉自己十五年,父亲死了都不愿回去奔丧。 都是一等一的赤诚忠臣。 管仲说此三人违背天理人伦,所求者甚大,连自己的父亲、儿子和自己的身体都不爱,还会爱君王吗? 不,他们爱的是权势。 编写故事宣扬真善美,这没错。 但是为了追求所谓的忠孝仁义,编写一些反人性的故事,就十分不妥了。 连最基本的人性都没有,谈什么真善美和忠孝仁义? 由此可见,这些读书人,最喜欢的就是陶醉在自己编撰的理想世界里。有理想没错,但是你不能脱离现实,还要知道怎么去实现。 他们脱离现实,漂浮在自己的理想中,更不用说如何去实现。 只好从他们最拿手的入手现编,只要人人是道德小郎君,理想的大同社会就会实现。 多简单。 可是事实上这怎么可能! 张居正想着朱翊钧的话,想起林有才的案子,想起那些翰华清流们此前做出的种种事情,心头一动。 难道我们读的书都错了? 从根上就错了? 此时张居正的心里就像千军万马在捉对厮杀,正反双方混战一顿,难分胜负。 不想了! 张居正不愿再深想,他努力让自己的思绪从兵荒马乱中摆脱出来,回到眼下的问题。 如何让苍蝇不再一波又一波的涌出来,然后围着自己,不厌其烦。 打是打不绝的,打死一波又来一波。 难道要把那个粪坑填埋了,才能永绝后患? 粪坑? 张居正心头一动,明白了! 自己终于明白皇上为什么会如此厌恶科试。 想来在皇上的眼里,科试,不,应该是只考程朱理学的科试,是粪坑,一口深不见底的大粪坑。 在皇上眼里,程朱理学没有大错,科试也是好的,唯独两者混在一起,完犊子了,结合出一个怪物,衍生成一个大粪坑。 然后只能生产出一群群绿头苍蝇,偶尔能出几个真正能用的,已经是凤毛麟角,老天开眼。 张居正不由默然了,只考程朱理学的科试,真的是粪坑吗? 可是反对新政改革最激烈,用尽各种手段诋毁新政,阻碍改革,都是科试出身,尤其是程朱理学学得最好的经学家,或以文学之才见长的词臣。 难道真的要填埋了这口粪坑,才能杜绝让人心烦的苍蝇? 张居正思绪万千时,潘晟前来拜访。 “张相,林有才服毒自尽了。” 一见面潘晟就匆匆说道。 “水濂,此事老夫已经知道了。” “知道了?谁告知你的?” “顺天府少尹潘应龙。” “哦,这位能吏啊。张相,此事不简单,听说有一群翰华清流在后面搞事。” “果真是他们。水濂不用担心,锦衣卫镇抚司接手了。我们现在等水落石出吧。” “好。”潘晟应道,迟疑一会又说道:“太岳,说到潘应龙,老夫想起那五百名支工被罢免官吏,你还是心急了点。” 潘晟说的是张居正利用近五百名考成法不合格,被罢免处分的官吏,打着支工的旗号,想往滦州、太原工厂实业,往东南新派势力里掺沙子。 结果在通州驿站,突然起火造成踩踏,死伤几十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