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三书指的是聘书、礼书和迎书。六礼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亲迎,前面的礼仪都走完了,今日是最热闹最重要的一步。” “你们明国人结婚真是麻烦。” 舒友良看了一眼马塞洛和莱昂,“麻烦?人生就这么一回,不隆重些怎么行。再说了,婚嫁乃人伦大事,顺乾坤合阴阳,繁衍子嗣、开枝散叶,必须重视起来。” 马塞洛好奇地问道:“舒爷,你们明国人可以娶好几个妻子,每个妻子都是这样迎娶吗?” “好几个妻子?我也想啊,可惜这是做梦! 老马,我再跟你说一次,我们大明是一夫一妻制,一个男的只能娶一个妻子,叫正房,只有她才有这样隆重的嫁娶仪式。 也只有她生下的子女才叫嫡子嫡女,是正宗嫡脉,是家中所有一切理所当然的继承人。 其余的叫纳妾,是纳,不是娶!所以不会有这么隆重正室的婚嫁仪式,妾室生下的子女叫庶子庶女。 只有在家里实在没有嫡子的情况下,才能开祠堂,禀明列祖列宗,庶子先过继到正妻名下,补为嫡子,再写文书呈报官府,才有如嫡子一样的继承权。” 正妻妾室,嫡子庶子。 马塞洛和莱昂脑子嗡嗡的。 舒爷,你说的我好乱啊。 历史悠久的文明国家就是这点不好,他们延续下来的礼仪和习俗,异常地复杂,而且特别有说法。 这时又有杠箱抬了过来,其中一个上摆着的物件格外显眼,它四四方方,上面有一块光滑的桌子面,像是小餐桌,桌面上有一个奇怪的东西,散着金属的光泽,像是母鸡伸长脖子探出头。 桌面下方是铁架,铁架旁边还有一个大圆转轮。通体散发着金属特有的冷色。一条红布缠着它,让这种冷色骤然减弱许多,变得火热和喜庆。 “舒爷,这是什么?” “缝纫机。” “缝纫机?” “对,缝制衣服的好工具。好家伙,居然是卢龙制造局集团的蝴蝶牌缝纫机,牌子货啊。” 莱昂还想继续追问缝纫机到底是什么缝制衣服的好工具,马塞洛插了一句,“卢龙制造局集团?” “对,大明在滦州有两个机器制造集团,卢龙制造局集团,出的机器多是中小型民用的,从打谷机、插秧机再到水车、缝纫机、抽水机。 开平制造局集团,制造的多是大型机器。从蒸汽机到港口起重机,从船用设备到锻压机.” 其实滦州还有一家制造局集团,那就是永平制造局集团,坐落在滦州城改名的永平城。 它实力强劲,超过开平制造局。 但它非常低调,因为它制造的都是国之重器。 从新型蒸汽机到各种机床,从机密钟表到水压机,从仪表仪器到锅炉,知道内情的人都说,永平制造局是大明机器制造之母。 但舒友良藏在心里不说出来,跟在海瑞身边多年,接受过长期的保密学习,这点保密意识还是有的。 马塞洛迟疑一下问道:“我能去看看吗?” “呵呵。”舒友良笑了一下。 人有梦想是好事,我已经娶妻生子了,可还想和老爷一样纳两房小妾呢。 看到舒友良的神情,马塞洛心领神会,没有再自讨没趣。 莱昂继续问他的问题:“舒爷,缝纫机如何缝制衣服?” 舒友良双手一摊:“我也不知道。 虽然我家里也添置了一台,可它一直都是我婆娘在用。我现在这身衣衫,还有家里大大小小的衣衫,多半是她用那台缝纫机做出来的。 但你问我怎么用缝纫机做出衣衫来,我只能告诉你,就是那么做出来的。” 舒爷,你这叫什么回答啊。 旁边有位站着的乘客答道:“我是成衣店的,这缝纫机我还知道些。” 莱昂眼睛一亮,“请说。” “这缝纫机什么时候出来的,众说纷纭,有说是万历元年出来的,有说隆庆年就有了。不过大家都知道,缝纫机最先用的是军服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