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时父汗就意识到,他可以联手东边的明国,一举灭掉布哈拉汗国和希瓦汗国,消除波斯东边最大的威胁。 故而才派自己和奥斯塔古出使明国。 现在你说波斯跟明国除了贸易,没有其它好谈的! 父汗的棺材板都快压不住了! 你知不知道,从我出使明国到现在,布哈拉汗国和希瓦汗国,被一步步从河中地区赶了出来,全部被挤压在阿姆河以南,从里海东岸到阿富汗狭长的地带。 那里挤满了乌兹别克人、土库曼人、塔吉克人、阿富汗人、卡拉卡尔帕克人和哈萨克人,听说都快打成一锅八宝粥了。 这说明什么? 说明明国的实力是十分强大,尤其是它麾下蒙古骑兵,配上火枪火炮后,战斗力不比三四百年前一路西征,让无数人魂飞魄散的蒙古骑兵差。 波斯人跟乌兹别克人对战数十年,还有土库曼人、塔吉克人、阿富汗人和哈萨克人,也非常熟悉,知道他们的战斗力,都是狠人。 结果他们被明国陆军像赶牛羊一样,从七河流域,从钦察草原,从河中地区赶了出来。 东边回来的商人们说,那些被赶出来的各部落,现在连向北眺望一眼的胆子都没有。 北边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吓得部落连夜搬家。 能把这些狠人吓成这样,那明国陆军该有多狠? 多好的机会,联手明国,一举打垮这些家伙,再各自扶植一两个傀儡汗国,充当波斯和明国之间的缓冲国。 嗯,缓冲国是科达班在明国学会的。 彻底解决东线威胁,这可是父汗梦寐以求的大好机会 偏偏弟弟把这么好的机会给放弃了,科达班无比地气愤。 但气愤之余又有几分喜悦。 弟弟忙着在加兹温争权夺利,把明国使节团甩给自己,实际上是把大好的机会主动权让给自己。 科达班带着老婆,还有只有六岁的儿子阿巴斯.米尔扎,以及属于他自己的卫队,与沈万象的使节团出了加兹温,直奔伊斯法罕。 “沈先生,接下来怎么办?” “到伊斯法罕再说。” 到了伊斯法罕,科达班又问道:“沈先生,我们到伊斯法罕了。” “现在可以给伊斯坦布送封密信。” 科达班和奥斯塔古不明就里,对视一眼,只觉得明国人的计谋,高深莫测。 信送出去了,沈万象和王用汲也不闲着,先帮着科达班在阿巴斯“招商引资”,把它建设成为一个自由港。 不管谁,奥斯曼、葡萄牙、印度,谁的船都可以进去,自由贸易,很快成为覆盖波斯湾地区的商贸中心。 同时又以伊斯法罕为中心,打通了北连加兹温、大不里士,东至赫拉特、坎大哈,西接克尔曼沙阿,生意做得财源滚滚。 万历八年春天,高山的积雪刚刚融化,奥斯曼的维齐亚拉拉.穆斯塔法帕夏率兵进入格鲁吉亚,围攻高加索重要的交通要道第比利斯。 高加索地区的重要性,波斯朝堂上下都清楚。刚即位的伊斯玛仪二世为了立威,亲率数万禁卫军,以及各地抽调的数万基齐勒巴什兵马,挥师北上。 由于高加索险要的地形,波斯军队从东边阿塞拜疆地区杀过去,肯定会被奥斯曼堵在库拉河谷最险要的关隘,哈萨克城堡。 那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奥斯曼只需要派三五千人扼守,波斯十几万人就算攻打半年也拿不下。 于是伊斯玛仪二世的一位心腹大聪明提议,从亚美尼亚穿过去,绕到第比利斯侧翼,切断它与奥斯曼的通路,奥斯曼兵马肯定人心大乱,到时候就可以一举获胜。 伊斯玛仪二世依计行事,亲自带着主力穿过亚美尼亚,可是刚走到奥斯曼、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三国交界的彻尔德尔湖地区,就进了拉拉帕夏布置的伏击圈。 波斯军大败,近十万兵马死伤三万多,禁卫军拼死护着受伤的伊斯玛仪二世逃回了大不里士。 拉拉帕夏乘胜追击,攻陷亚美尼亚中心城市埃里温。伊斯玛仪二世继续仓皇逃跑,一口气跑到了大不里士。 没多久,外援断绝的第比利斯波斯守军投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