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4章 框架-《我要上头条》
            
            
            
                
    第(1/3)页
    艺术高于生活,说的太对了。
    可是不理解生活又怎么去研究高出一层的艺术呢?
    在甘敬的认知中,演技这个事就是要把角色背景板都给研究足了,演警察那你得知道警察在局子里到底是怎么样的状态,所以他在演《杀人者的记忆法》之前要去市局采风,现在,一部剧本为现代都市的故事,那想要演好其中的角色必然要知道现代都市是什么样的啊。
    往深了说,周星星的中年人角色是70后,他是在有兄弟姐妹、伙伴众多的情况下成长起来的。
    迪莉热巴小他十来岁的妻子角色是90后,她极大可能是一个独生子女,是在不错家庭条件下成长到走出校门的。
    这可以说是两个角色在剧本中闹离婚较深的因素。
    但是,这不是电视剧,只有120分钟的电影要讲述这些因素么?
    不会。
    顶多只是蜻蜓点水的有那么一笔,有那么几秒。
    可是,一个演员想要演好角色,她在心里刻画形象构建出这样背景的时候,会不会对自己要表演的特性有更深的理解?会不会表现的更好?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正是如此了。
    甘敬不知道迪莉热巴能不能理解自己让她做的事情,但就算理解了,也还需要一些悟性和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也是如此。
    于是乎,甘敬的家里很快汇聚了不少人。
    周星星一位,喜剧之王的著名电影人。
    何泓珊一位,自认百日红中坚女演员。
    迪莉热巴一位,异族风采的新星女演员。
    杨爱严一位,饱受批评始终不为甲方满意的实习导演。
    王宜一位,两位女演员共同的经纪人。
    苏赤霞一位,经过背景审查最终被确定下来的阿甘助理。
    从上到下,算是什么人都有了,新剧本的四位主创也都在一起。
    “导演的话就用周申吧,他现在执导的很不错了。”甘敬坐在泳池边和周星星聊着剧组的筹备情况。
    “没问题,我在香港也听说他是你们公司的王牌导演了。”周星星没什么异议,这次的制作两个人各占50%,没有再引进第三家,信心都比较充足。
    两人又聊了一会,阿甘的电话响了。
    甘敬左手摸出手机看了看又放回口袋,转而从右边拿出了一个新手机,他因为打来的电话比较多又重新拿了个手机设置不同的铃声。
    现在响起的这个就是比较重要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