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十年一佳期,少年担道义-《凡道剑仙》
            
            
            
                
    第(2/3)页
    最后,被挑选出来的文修持经弟子配金丝攀玉虎首簪,武修护法弟子配银丝攀玉瑞凤簪。
    在清徽子这一任,之前只有镇谷和镇宁这两个持经弟子与护法弟子。
    而如今,多了徐子墨这一个全修弟子,暂列护法门。
    可见,这两年徐子墨卓越的天赋,与蜀山对其的栽培。
    “子墨师兄早。”
    不远处,几个刚刚上山的小道士正对着徐子墨恭敬地施礼。
    徐子墨揉了揉还有一丝困意的眼睛。
    徐子墨礼貌地回礼:“早。”
    修道者,没有世俗的官宦阶级之气,所以即便是面对修为不高的小道士,也是会按照同等的礼节回礼。
    “子墨师兄也是去剑如林吗?”
    徐子墨:“是啊。”
    徐子墨:“你们也早点去吧,记得多带几道平安符,别受伤了。”
    “多谢子墨师兄提醒。”
    徐子墨刚想迈步离去,却突然发现这几个小道士没有离开的意思。
    徐子墨转念一想,发现自己平日居住的小厢房并不在入道修士前往剑如林的必经之路上,恰恰相反,这几个小道士要想从平日住处来到自己屋前,要往去剑如林几乎相反的方向。
    徐子墨意识到,这几个小道士应该是知道自己应付不了剑如林的阵法,所以起了个大早,想找自己抱大腿的。
    徐子墨又看了看几个小道士欲言又止的眼神,会心一笑。
    徐子墨:“我带你们呀?”
    几个小道士面面相觑,心中又惊又喜。
    “子墨师兄,真的可以吗?”
    徐子墨:“那当然了。”
    看着这几个十五六岁的小道士,徐子墨心中不免带着几分亲切,就像几年前镇宁镇谷对他毫无保留地教导。
    仿佛,这就是修炼者的“道”,面对后来人,会选择毫无保留地传授,将“道”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继而将其发扬光大。
    徐子墨:“但是,我有一个问题,回答对了我就亲自带你们。”
    “师兄您问吧。”
    徐子墨微微仰头,若有所思地说道:“你们说,如果真的拿住了百济鸾云剑,你们几个人打算怎么分呢?”
    “呃……”
    一时间,几个小道士面面相觑,竟不知道如何回答。
    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许久,一个小道士挠挠头,有几分不好意思地说道。
    “师兄,其实我们几个没想过能捉住神剑。”
    “是啊,我们几个就是想进林子试试自己的本事,因为下一次有机会就是十年之后了,没想过有实力拿神器。”
    第(2/3)页